↑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选择题 36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4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6 题
  1.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好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有多种解释

    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结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0年9月29日,“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拉开序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1911年爆发的武昌革命,结束了2000年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

    ①整体史观  ②近代化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民族史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被称为“中华第一金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2011年8月1日,值人民解放军诞辰84周年之际,“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正确的是: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省开始的        B.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

    C.四川省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D.四川省是长征的最先到达省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失败的国家的自然反应。它背负着国内凝聚力的期望,试图通过超级极权的途径来重建国家。”这段话表明十月革命:①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是俄国人民要求摆脱帝国主义战争愿望的产物

    ③是当时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④直接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对义和团一百年来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观点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左右

    C.政治运动的影响     D.掌握史实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迫予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09年12月,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展,展出了以下图片。某同学为此罗列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符合以下作品内涵的是:

    A.东西文化交融的典范时代       B.理性光芒普照的艺术殿堂

    C.复杂的内心、细腻的情感       D.禁欲主义下的人性尊严畅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      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        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

    ①创办近代工业    ②改革中央机构    ③建立新式军队    ④实行民主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830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      ②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③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            ④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主要是因为《民法典》:

    A.巩固和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建立在拿破仑伟大的军事成就之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朝鲜半岛分裂后,斯大林多次暗示金日成要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但l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斯大林又指使其代表不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问题的会议,使安理会顺利通过美国组建“联合国军”的决议,战争规模升级为国际战争。斯大林的意图是

    A.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权威                 B.调整苏联的争霸政策

    C.巩固苏联在东欧的战略地位                 D.构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新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从罗马帝国衰落后的1502年中发生的事情看,只有罗马帝国衰落一事可与之比拟……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①欧洲衰落            ②德国分裂        ③美苏争霸        ④日本崛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B.美苏对峙格局形成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20分)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块丰碑。

    请完成:(原文摘录)(4分)

    (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1分)

    (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1分)

    (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分)

    (二)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8分)

    (三)问题研讨:

    “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4分)

    (四)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6分)

    (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1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阅后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6分)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2分)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28日报道,今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引自国际在线2010年9月29日专稿

    材料二  在东德长大的默克尔表示:“柏林墙被推倒20周年提醒我们,能够让德国统一和欧洲团结,是多么难以置信和幸运。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从来没想过柏林墙在我有生之年会倒下。” “德国统一仍未完成……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无法达致(德国东部和西部)生活质素的平等。”

    ——金羊网2009年11月10日《柏林墙倒塌20周年,默克尔:德国统一仍未完成》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战争赔款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是如何出现的?(6分)概括1871年和1990年德国统一的共同影响。(4分)默克尔认为“德国统一仍未完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