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警世通言)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西湖二集》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A.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吴虞强调:“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由此可见两人的真实目的是

    A. 否定传统文化

    B. 遏制复辟逆流

    C. 传播西方文明

    D. 追求民主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 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 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 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 要构建民权政府

    B. 要批判神权统治

    C. 人性解放

    D. 平等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A. 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

    B.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 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详了《地学浅训》;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 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

    D.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 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 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非乐”,他认为非乐并非认为乐不美,而是因为乐会“亏夺民衣食之材”,所以要禁止。上述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

    C. 追求仁政德治

    D. 主张重构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受命于天,但天却不是为君主个人而立,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可见“天人感应”思想

    A. 从理论上论证了君权合法性

    B. 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C. 对君主权力滥用有一定约束

    D. 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儒学的社会化

    B. 教育的平民化

    C. 社会的宗族化

    D. 理学的哲学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伊拉斯谟在其代表作《愚人颂》中,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劝人们学“愚人”,任性而为,无所顾忌。因此,“愚人”一词成为快乐和幸福的同义词。下列各项与该作品反映主题相同的是

    A. 《理想国》

    B. 《十日谈》

    C. 《论法的精神》

    D. 《社会契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 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开始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 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 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 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

    C. 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 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A. 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 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 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 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A. 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 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C. 正确解释了潮汐的形成原因

    D.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捕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程朱理学。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京粱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三 

    北宋山水画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