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null 1 题,连线题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说明

    A. 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

    B. 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

    C. 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

    D. 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A. 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 各国君主还没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 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 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该剧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普罗米修斯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康熙年间,我国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C. 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

    D. 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为根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16年,严复在《畴人》诗中说:“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所忧天演涂,争竟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据此诗可知,严复

    A. 抨击儒学阻碍了社会近代化

    B. 批判进化论在社会中的运用

    C. 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D. 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化专制主义的需求

    B.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C. 史官主导思想的转变

    D. 封建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研究者发现,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咏史诗发生了重大变化:诗人品评历史治乱兴衰的标尺由事功史实变为纲常伦理;在材料取舍、史实叙述、人物得失等方面也以礼制教化、纲常名分为依据,只辨义利,不顾史实。这一时期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人物的思想不存在继承关系的是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韩非                 D.二程—朱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观点正确的评价是

    A. 分别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B. 都为统治阶级服务

    C.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 都体现民主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A. 古代希腊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儒家思想与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内涵相似的是

    A. 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 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 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D. 贵贱有序的等级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 孟德斯鸠——提出划分国家权力的具体办法

    C. 卢梭——反对私有制,消灭贫富分化

    D. 康德——提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 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

    B. 古代中国创造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化

    C. 儒学主张与启蒙思想的精神相似

    D. 中国文化在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方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成祖:正式规定《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18世纪

    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③时期中西方思想对社会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3)除了材料二反映的措施,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明清之交,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探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廷严酷的成权压制,斩断了这样的反思检讨与创新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再有三百年的僵化。

    ——许倬云《万古江河》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