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 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 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 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 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1 题
  1. 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贽指出: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月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李贽意在说明

    A. 孔子并非天生圣人

    B. 道家的辩证思想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

    C. 儒家学说已经过时

    D. 孔子的是非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

    A. 儒家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 孔孟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C. 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D. 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 )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朝时期的服饰一改唐朝“惯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老成持重和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

    A. 封建经济的发展   B. 程朱理学的影响

    C. 专制集权的强化   D. 审美意识的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东林书院对联)。反映了

    A. 明朝知识分子关心时政,倡导学以致用

    B. 王阳明心学倡导“以天下为家”

    C. 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反叛

    D. 统治者号召儒家知识分子关心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 统治者反对儒学

    B.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 佛教占统治地位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D.《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 不见了。”关于其制作的可能时代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 饰有隶书作品,秦朝隶书盛行,这应当是秦朝作品

    B. 饰有行书作品,晋代行书盛行,这应当是晋代作品

    C. 所饰作品为诗歌,诗文饰于瓷器始于唐朝,这应当是唐朝作品

    D. 所饰作品为小令,元代开始盛行,这应当是元代作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 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 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 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 平等外交思想   B. 屈辱外交思想

    C. 传统夷夏思想   D. 殖民外交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

    A. 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 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流行开来,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变局论”思想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D.“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 李鸿章——蔡元培——孙中山

    B. 孙中山——蔡元培——李鸿章

    C.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D. 蔡元培——李鸿章——孙中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

    A. 傩戏的形成   B. 南戏的出现

    C. 元杂剧的出现   D. 京剧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所蕴含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B.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传统思想相结合

    D. 儒家学说是其指导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置相》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材料三、四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3)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设置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武备学堂(1895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等。

    ——白莉、汪刘生《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通一国之书。”……他还具体指出,“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他所注重的“中国经史大义”……实际上是经过康有为改造,并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公羊春秋”学说。(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如林圭、李炳寰、蔡锷、唐才质等,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特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

    ——《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四  准此以定中国教育之方针,教于斯,学于斯,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于下方:(一)现实主义。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二)惟民主义。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三)职业主义。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今之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于不克自存之悲境也。

    ——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教育的进步与不足,并据此概括其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时务学堂在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及其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