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选择题 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6 题
  1.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巨著《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人员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 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 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D. 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 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 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

    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 以德治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C. 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D.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

    A. “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B. 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C. 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 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革新

    B. 造纸术的改进

    C. 装订技术的提高

    D. 科举制的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 万物皆有天理

    B. “灵明”是良知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天人感应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马克思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孔子追求“礼”,孟子重视“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规范社会秩序   B. 强化中央集权   C. 缓和社会矛盾   D. 缓和诸侯纷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下主张中与其思想相一致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   B. “齐物、逍遥”“无所恃”

    C.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D.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在

    A. 以维护统治者统治为出发点   B. 由“重义”发展为“重利”

    C. 由“性善论”发展为“性恶论”   D.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B. “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C. “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D.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 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 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 “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 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

    A. 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 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明末思想家李贽

    A. 宣扬男女平等   B. 批判愚昧和迷信

    C. 挑战封建礼教   D. 反对封建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准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年,司天台刚刚奏请颁下新历,印制的历法已遍布满天下了。材料表明唐代

    A. 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   B. 雕版印刷业已相当发达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   D. 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制作插图。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的兴盛   B. 元代绘画技艺的提高

    C. 古代绘画艺术的繁荣   D. 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A.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C. 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 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图为清代郑板桥所画的《兰竹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中国绘画走向成熟   B. 风俗画由此兴起

    C. 吸收了外来风格   D. 符合写意风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下是樊树志所著《中国历史十六讲》第九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

    第九讲

    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

    ——宋朝

    1.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

    2.传统农业的新发展与商业革命

    3.

    4.经济中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A.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不拘格律的人文骚客

    C. 宋明理学与异端思想   D. 文官制度与积贫积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 没有法制观念

    B. 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 忽视道德建设

    D. 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古希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

    A. 都重视对自身的反省   B. 都认为心是世界本原

    C. 都体现民本主义主张   D. 都反映个人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得出这一结论是因其作品

    A. 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   B. 对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C. 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   D. 把人从封建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 殖民扩张时代

    B. 文艺复兴时代

    C. 宗教改革时代

    D. 启蒙运动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人オ辈出,各种思想异彩扮呈,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如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思想,孟徳斯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棱的人民主权主张,理性批判的理论等。这些现点

    A. 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   B. 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

    C. 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   D. 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他被称为“人民主权卫者”,“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他是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路德教认为,“当教皇的行为违反《圣经》的时候,教皇及各级天主教会、各种宗教仪式在人得救的事业上没有任何作用”。材料实质上否定了

    A. 教会的存在价值

    B. 《圣经》的存在价值

    C. 教会的宗教权威

    D. 《圣经》的宗教权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 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末年,各侯国的国君,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有序的国家,华夏大地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重新大调整。在这样的大调整中中国的未来会在哪里呢?又将去向何方?此时,一群卓越的思想家,登上了这个大变革的历史舞台。就在那个时代,古代中国开始进入思想与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的兴盛局面。

    (1)材料一中“文化自觉的兴盛局面”是指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作为先驱者,一群被称为“儒”的人,开始活跃起来。他们针对当时诸侯纷争的社会,描绘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世界的蓝图……从此,一个新的学派一一儒家出现了,一种维护中国2000年来社会安定有序、生生不息的伟大思想诞生了,以“和为贵”的中国历史舞台再次拉开了灿烂的序幕!

    ——整理自陈建军《中华文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儒”人代表有哪些?(列举两个代表)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设计蓝图?

    材料三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摘编白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认为需要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的理由,指出汉武帝所采取的对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他们把”人”放在神创世界中的中心地位,认为“人”具有天赋自由意志,以人性作为思考神学、观察世界的理论依据。其关注的宗教问题大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很少注意经院哲学热衷的纯神学理论。“人活动的目的在此岸人间,而不在于彼岸世界”,所以“人应该把经历投注于尘世事物”。这使人们对自身、对自然的好奇心趋于强烈,希望求证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追溯基督教的渊源,对《圣经》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评注,反对教会对原初教义的歪曲,他们研究古典学术和调和神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当时的宗教改革家具有着重大启示。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基本态度。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的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的历史价值

    材料三  霍尔巴赫(1723-1789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1770年出版了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圣经”的两卷本哲学著作巨著——《自然的体系》。该书一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受到进步人士热烈欢迎。当年8月,巴黎法院作出判决,公开销毁《自然的体系》;11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的体系》问世后的反响分析霍尔巴赫思想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从社会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又形象地记录着社会的一切。明代的四大奇书各具特色,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尤其《西游记》中敢于斗争的孙悟空深入人心。明中后期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变迁,赞赏手工业者之间的真诚互助,宣扬平等自由的婚姻观,歌颂商人追求金钱和海外冒险的理想。清代出现了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的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与思想界相呼应的内在趋势。

    ——摘编自《明清通俗小说的变迁与禁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通俗小说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并分析其形成的因素。

    材料二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天文学家及代表作

    天文学家

    国家

    代表作

    主要贡献

    哥白尼

    波兰

    《天球运行论》

    提出的日心说建立了新的宇宙观,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经验提高到到理性的水平。

    布鲁诺

    意大利

    《论无限、宇宙与众世界》

    纠正了日心说的错误看法,指出宇宙是无限的,沉重打击了上帝创世说。

    伽利略

    意大利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论证了地球公转、自传问题,生动地描绘了哥白尼的宇宙图景。

                            ——摘编自刘金玉、黄理稳《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天文学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的主要不同,并从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