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 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 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 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 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 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 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 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C. 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 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火炬寓意解读最准确的是

    A. 照亮法国的自由之路

    B. 直接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烈火

    C. 这只火炬让卢梭玩火自焚

    D. 这只火炬让欧洲人民看到光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孟德斯鸠认为”荣誉”构成了君主政体的原则,这种荣誉原则一方面使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合法化,委求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各自的行为准制和法律权限,另一方面也成为遏制君主权力过分膨张的有效手段。对“荣誉”理解最恰当的是

    A. 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

    B. 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

    C. 自由平等的公共人格

    D. 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汉赋和唐诗

    B. 话本和小说

    C. 元曲和傩戏

    D. 风俗画和文人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普罗泰格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们的时代是最幸福的时期,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宗教扯去了它牧师的外衣,直接以其神圣的本质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热爱和思想自由正在成为最高原则。”材料中“我们的时代”

    A. 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

    B.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

    C. 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D. 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法家的“变革”主张

    C. 墨家的“节用”倡议

    D. 儒家的“礼制”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A. 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 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

    C. 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 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

    C. 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 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 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 )

    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 行为有违 “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发展

    B. 科举制度完善

    C. 造纸术有所突破

    D. 图书成为商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的憧憬——其欲将各种社会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 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 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 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 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B. 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C. 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D. 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 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 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 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 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 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 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黄宗羲还认为臣工不能盲目地听命于君主,君与臣是共同治理国家的人,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衡量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而不是王朝的盛衰。他指出,专制帝王的法,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统治而制定的,是一家之法,因而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设置宰相以分君主权势,凡国家大政,宰相有权与天子“同议可否”。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厪《世界史·近代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从哪些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黄宗羲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有何异同?并说明不同之处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契约思想是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

    ——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

    材料二  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从而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于是,人们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但是,这样的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自愿而无条件地放弃并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这样,国家就诞生了,人类也就从无政府状态进入了有政府的和平与安全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2)据材料二,概况卢梭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法国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契约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材料二  文艺复兴后,伽利略发明了用系统的实验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验,因而科学成为“实证知识”时,西方近代科学就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材料三  “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囯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己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

    ——《复兴之路》

    材料四  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予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差异,概括促进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