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9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9 题
  1. 管伸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了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 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C. 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 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

    A. 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反对内心反省

    C. 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D. 提倡知行合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这一主张体现了

    A. “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

    B. 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

    C.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指出,他们(智者)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其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但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这里的“共同之处”是指

    A. 探索自然奥秘

    B. 强调人的价值

    C. 注重人性研究

    D. 认关注道德知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名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A.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 抨击了道学的虚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 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 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朝秦暮楚”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当时秦楚两国相互对抗,有的小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这个成语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有

    A. 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确立

    B. 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

    C. 学在官府,向学风气兴起

    D. 各种学术流派兴起,纷纷著书立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A. 启发诱导   B. 学思结合

    C. 因材施教   D. 温故知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已复礼   D. 礼法并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A. 燕国

    B. 齐国

    C. 秦国

    D. 楚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 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 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 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了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实际上源自先秦哪家学派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传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 儒学地位不断上升

    B. 太学生成为做官主要途径

    C.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D. 完整的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

    A. 战国   B. 秦朝

    C. 唐宋   D. 明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被讹传为“王八蛋”。从这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B. 儒家思想的宗教化

    C. 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D. 儒家思想的哲学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 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 王阳明

    B. 李贽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 不断地认识自我

    B. 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 肯定美德的作用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与李贽对卓文君追求爱情这一行为的评价,说明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8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急剧变革中,其发展轨迹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留学教育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总体呈什么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趋势对中国女性发展的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