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抑商措施,造成汉兴以来迅猛发展的私营商业遭到抑制和打击。不过,从一些材料看,仍有商人勾结官吏,囤积贩卖,贱收贵鬻而牟取暴利。如《居延汉简》记载:“(商人)同安粜粟四千石,请告入县官贵平贾(价)石六钱,得利二万四千。”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实施

    B. 官商勾结不利于维护统治

    C.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柴达木盆地所出土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简况。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自中原的物品

    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

    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

    自西方的物品

    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 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B. 柴达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

    C. 佛教必定是经由西域传人中原地区

    D. 道教受到当地商人的热烈追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通过对雍正皇帝画像研究指出,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雍正皇帝被描绘为不同的形象:儒家文人、蒙古大公、西藏喇嘛、欧洲贵族和道教圣人。这表明雍正皇帝

    A. 推崇思想文化的创新与融合

    B. 致力于推动民族交融与经济发展

    C. 重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D. 保持以皇权为核心的文化多元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晚清出口贸易以茶叶为首位。其中,红茶输英,绿茶输美,茶砖输俄。后来,由于日本、印度、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这一变化说明

    A.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B. 晚清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 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频繁

    D. 晚清经济结构变化明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这一现象

    A. 有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 直接受益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 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说明清政府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大论战中,有学者主张要发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与西方文化划清界限;也有学者主张全盘西化。但与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相比,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马克思主义得到深入广泛传播

    B. 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

    C. 民族矛盾上升和救亡愿望迫切

    D. 主张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3-1957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与内地的比例为46.7:53.3。1958年,这一比例扩大为39.24:60.76,1959年进一步扩大为36.19:63.81。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府注重采取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

    B.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C. 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

    D. “大跃进”政策已全面展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道:“(罗马法)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该观点肯定了罗马法

    A. 自然法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B. 理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C. 自然法原则和恒久性原则

    D. 理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几乎所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接触过有关中国的材料,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论过中国……堪称启蒙思想家领袖的伏尔泰对中国最为关注和仰慕,他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有高度文明了。”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启蒙思想

    B. 伏尔泰赞成中国式君主专制

    C. 启蒙思想家认识中国比较片面

    D. 中国文明领先当时欧洲各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工人政党)有110名党员当选为国会议员,是帝国议会中最大的党团,所得选票达425万张,占全部选票的2/5。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德国人民己拥有普选权

    B. 工人利用议会制度争取自身权益

    C. 工人阶级放弃武装革命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州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州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1950年,法国、德国等16个受援国在美国5亿美元拨款的支持下,创立欧洲支付同盟,对成员国相互间的所有贸易采用双边记账、集中抵销的办法予以清算。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

    A. 意在建立新型货币体系

    B. 有助于争取美国援助

    C. 意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D. 有助于多边贸易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英布战争,1899﹣1902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钻石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1809年秋,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与奥兰治边境集结,布尔人10月11日对英宣战,布尔民兵由此向南部非洲英军主动发起攻击,为征服只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最终英国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和约,战争结来。战争促使了南非联邦的形成,南非的种族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战争也推动了日不落帝国在海外扩张的终结,从此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将本身的战略重点转回欧洲,集中营、迷彩服、游击战术、“全民战争”等现象与理论都在此次战争中出现,战争理论家甚至认为“英布战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英布战争一最后一场绅士间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布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布战争爆发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从青年时起,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祖冲之把《大明历》送给宋孝武帝请求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他说:“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当永远用下去,永远不许改革?谁要说《大明历》不好,应当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有证据,我愿受过。”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年)改行新历。

    在数学研究方面,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款、张衡、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祖冲之算出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打破。祖冲之还给出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

    ——摘编自《祖冲之》

    (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0年至1715年这半个世纪间英法的对立,以及其军事与学术力量对比之戏剧性逆转,其后半个世纪在法国首先出现的启蒙运动,是其敏锐的学者、思想家受到此对立与逆转的刺激之后,所发起的思想运动。被誉为启蒙运动的起点《哲学书简》一书,就是伏尔泰从英国流放回国之后,以笔触虽然清淡,底子里却极其辛辣,公开和正面挑战法国宗教、政治体制以及其背后思想的人。此书在未通过审查的情况下在法国流传,法国当局大为恼火,立即发令拘捕伏尔泰。而当局的反应使得《哲学书简》成为法国社会热烈讨论的焦点。启蒙运动至终带来法国大革命,由激进的雅各宾派主义所主导,经历八十年的动荡与反复才达到稳定的政体,即第三共和。

    ——陈方正《从大逆转到新思潮一五四与启蒙运动比较重探》

    材料二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苏维埃时期”。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革命价值的评判是非常低的,认为五四政治运动,无论它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学生运动”,还是作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都无法摆脱它的“资产阶级性”缺陷。然而,到了1936年9、10月间,时任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部长的陈伯达发表文章,认为“五四运动就是爱国运动,就是民族的群众自救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文化上的群众爱国运动,是整个爱国运动之重要的部分。新启蒙运动则是“五四以来更广阔,而又更深入的第二次新文化运动”。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转变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急剧变化,间接税地位的提高势在必行,榷盐制的实施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五琦于乾元元年(758年)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榷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设立盐籍,建立特许生产制度,规定“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亭户所煮之盐要悉数交付监、院,再由官吏加价出粜,“斗加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设立盐禁制度,规定“盗煮、私市者论以法”。后世史家认为该盐法“夺灶户之利而官自煮之……夺商贩之利而官自卖之”。“州县人吏,坐铺自粜,利不关己,罪则加身”。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统治转危为安。在新的形势下,类似全面禁榷这种“战时经济政策”,就不能不加以调整了。“善知取予”的理财家刘晏就任盐铁使后,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五琦榷盐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第五琦榷盐法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分析“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原因,就其中一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