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的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A. 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B. 拜金逐利之风盛行

    C. 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D. 史学思想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图》《状元及第》《包公打龙袍》《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程朱理学的传播

    B. 地域性商帮的形成

    C. 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 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C. 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D. 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

    A. 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 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

    C. 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D. 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 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

    B. 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

    C. 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 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考古发现了商代遗址内大都有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规模较大,所出产品多为礼器、装饰品和生活工具,而这些遗址多是当时商王国和诸侯国的城邑。这一现象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 体现了贵族统治的特权

    C. 满足了礼仪制度的需要

    D. 促进了官府手工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两汉孝廉约有7万4千余人,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目。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人,情况如下:

    下表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

    家世情况

    官贵

    富豪

    平民

    贫民

    人数

    128

    11

    29

    16

    百分比

    69.6%

    6%

    15.7%

    8.7%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孝廉科目

    A. 阻碍政府选拔人才

    B. 遗留世袭选官特征

    C. 重视儒家道德规范

    D. 扩大民众参政途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引经决狱”是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一种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法律条文中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然有规定却和儒家经义相违背的案例时,司法官就得引援《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作为裁判案件的主要依据。这反映出“引经决狱”

    A. 保证了审判的公正性

    B. 审判完全依据于儒家经典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 是儒学官方化的重要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宋仁宗时期士气为之大变,柳永因延续晚唐浮艳虚薄文风而落榜,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自秀才至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这一现象说明

    A. 士大夫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B. 唐代士人国家认同感的缺乏

    C. 科举制度促进了人才的涌现

    D. 社会变迁推动了理学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随着大量汉民流入蒙古地区,漠南地区逐渐形成半农半牧或农业区。对此,康熙帝在张家口等地设置专管汉民的县丞,嘉庆帝在吉林、盛京、直隶等口外毗连地区设置府、州、县、厅。这些设置

    A. 普及了内地管理制度

    B. 巩固了清朝国家统一

    C. 促进了蒙古农业发展

    D. 动摇了封建领主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洋务期间,民间资金纷纷入股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官督商办企业。至甲午战争前夕,这类企业吸收了资本约1900万元,后因经营不善多被吞并、破产。这类企业

    A. 难以有效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B. 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C. 一定程度阻滞民资经济发展

    D. 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但是甲午战争以后,绅士们相率“弃士经商”,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救亡图存思潮的感召

    D. 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甲午战后,康有为冲破清代结社禁律的传统组建了强学会、保国会,但相继被查封。庚子之役后,清廷相继颁布商会、农会和工会的《简明章程》。这表明学会社团

    A. 实现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B. 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出现

    C. 促进了社团法制的进步

    D. 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以民歌的形式发布布告指出:“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粮田,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由此可见,当时苏维埃政权

    A. 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

    B. 明确了土地革命纲领

    C. 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

    D. 坚持了民主革命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学者研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外国外交使团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驻渝外国外交使团一览表

    1940年初

    1943年初

    1946年初

    大使馆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意大利、比利时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比利时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比利时、波兰、荷兰、挪威、墨西哥、土耳其、加拿大、捷克、秘鲁、伊朗、阿根廷、意大利、智利、巴西

    公使馆

    荷兰、土耳其、墨西哥

    荷兰、土耳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

    葡萄牙、澳大利亚、瑞典

    专员公署

    印度

    印度

    统计

    10

    13

    22

    A. 抗日战争影响中国外交变化

    B. 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国民政府

    C. 中国实现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 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彻底废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苏关系恶化

    B. 苏联无条件帮助中国

    C. 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争夺资源

    D. 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81年,《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到:“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计划经济内的市场”这一观点

    A. 总结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B. 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C. 继承发展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借鉴了对西方国家干预经济做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由下表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下列两个时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建交数量

    1969

    44

    1972

    88

    A. 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B. 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 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国中世纪以来有一条“国王不能犯错”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后,《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这表明英国

    A. 确立了虚君统治的责任内阁

    B. 枢密院大臣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 形成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D. 国王的专断独行一定程度受到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阿波罗计划,联邦政府用于宇航事业的经费达400亿美元,先后有上万家企业、120多所高等院校、42万多人参与计划。1964年,全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一计划

    A. 保证了美苏争霸中美国的优势

    B. 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开启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D. 实现了美国率先完成月球的登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言论和表达自由”;“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三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第三句话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A. 通过立法建立社保体系

    B.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二战后,作为美国的“特殊盟友”英国长期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在2014年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后,2015年3月,英国却在没有向美国打招呼的情况下就申请加入。由此可知

    A. 英国放弃与华意识形态的对抗

    B.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话语权提升

    C. 英美的盟友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D. 英国极力建构新型的金融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反映了1995—2002年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情况,据此这一时期

    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国家分布表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其他地区

    1995

    151

    149

    29

    44

    44

    83

    1999

    184

    100

    38

    42

    40

    96

    2002

    197

    88

    33

    35

    37

    110

    A.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B. 第三世界正在崛起

    C. 西方强势地位明显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自1923年创刊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大洋彼岸的中国的关注,很多中国人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一张张面孔串起一段段历史,《时代周刊》封面与国际大时代一起流转变幻,直接折射出美国立场与视角下的百年中国变迁。

    时间

    封面人物

    主题特征

    1924年~1949年

    蒋介石(9次)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毛泽东。

    既多但专,重笔描绘蒋中正

    1949年~1977年

    毛泽东(8次)周恩来(5次)刘少奇、林彪、蒋介石、李富春、罗瑞卿、陈毅、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尼克松中国之旅、邓小平。

    悲观审视,遥望红色的中国

    1978年~1998年

    邓小平(6次),邓小平与卡特,邓小平与毛泽东,普通中国人,中国老妇女,中国驻香港警察,江泽民。

    喜忧参半,几度垂青邓小平

    1999年~2019年

    毛泽东,温家宝,习近平,成龙,周润发,周杰伦,周星驰,韩寒,李彦宏,姚明,刘翔,郭晶晶。

    情绪复杂,多维视角绘东方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时期,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并对该态度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概述和评价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曹操平定袁绍后,开始管建邺北城。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北区为宫殿、苑囿、官暑和贵族居住区,宫城建在城的北部中央,官署集中在宫城前的司马门外,南区为衙暑和里坊等。位于全城中部、由文昌殿南伸的南北向大道,经过宫城南门,直通南垣中央城门中阳门,构成了全城的中轴线。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以后,在东汉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营建了正殿太极殿、皇帝寝殿式乾殿和皇后主殿阳殿(显阳殿)三组主殿,星南北纵列的格局。太板殿和阳殿两侧皆有配殿,为东西三殿并列的建筑形式,同时宫城内还有两条南北轴线通往主殿区和朝堂官署区,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面朝后寝”的帝都制度。

    曹魏新建的洛阳宮将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由汉代多宫制转变到单一城形制的时间,提前到了三国曹魏时期。曹魏洛阳城正殿“大极殿”的称谓被后世广泛使用,后世多个朝代的都城正殿均以此命。伴随多民族文化融合及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北魏洛阳都城出现了规范的里坊制和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的都城形制结构,此后,汉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其所建都城和宫殿都极力模仿魏晋洛阳城。

    ——据张杰、张清利《曹魏都城形制影响深运》等

    (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目的和改革后都城形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稳定、社会清明。

    材料一  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有了重大发展: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

    ——摘编自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规定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

    ——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三和前两则材料,说明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