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韩非子指出:“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 加大统一战争力度

    B. 要求君主重视国政

    C. 提醒注意权臣乱政

    D. 加强君权提升主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A. 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

    B. 秦汉以来就无统一货币

    C. 民族融合促进经济交流

    D. 南北经济水平差异极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益得失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沈括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

    B. 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

    C. 北宋时期盛行做官本位思想

    D. 外国学者未把握宋代科技全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朝原来有一个“通政使”机关,凡是京官奏本,地方官的本章、题本,都先交到通政司,经审阅后再行转呈。后来,专折不经通政司,直接呈给皇帝,封面上并不写明奏事者的姓名,奏事者亲自送到御书房,面交太监,等皇帝批复之后,又亲自到御书房领回。这一变化主要

    A. 加剧了清朝宦官专权乱政

    B. 提升了御书房的决策权力

    C. 提高了皇帝独裁专制程度

    D. 加强了王朝对臣子的监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

    A. 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

    B. 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

    C. 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

    D. 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生纱厂,是清末时期张謇于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创办的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1899年春开始生产。经营顺利,一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大生纱厂获得丰厚的利润,主要得益于

    A. 国外生产疲软

    B. 社会环境利好

    C. 纺织基础坚实

    D. 原料丰富廉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A.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B. 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C. 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

    D. 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中国某一时期,要求分给社员以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作为自留地。自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自留地收获的粮食归社员所有。这种做法

    A. 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

    B. 有助于农村经济恢复

    C. 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D. 是对农业改造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3世纪,最早有关侵辱行为的告示是“关于聚众侮辱的告示”,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关于滋扰贞洁的告示”、“关于使人名誉丧失的告示”等告示。罗马法的这一发展表明

    A. 罗马法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

    B. 罗马是世界上最早保护基本人权的国家

    C. 罗马法确保了罗马人尊严不受侵犯

    D. 罗马逐步实现了对自由人人格的尊严与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6~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大多数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过着田园生活。从表面上看,仿佛与中世纪别无二致,但在表面之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时英国农村“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 手工工场大量涌现

    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 交通运输业大发展

    D.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提出欧洲联合,后来也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因此,有学者指出:“欧洲联合给华盛顿提供了一个在二十世纪前50年中饱受两次世界大战折磨的大陆的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的最好的前景”。这一“最好的前景”本质是指

    A. 欧洲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

    B. 美国达成战略和经济目标

    C. 欧洲联合使欧美利益共赢

    D. 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阅读下列示意图,从图片可以推断出苏联

    A.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有所扩大

    B. 因社会矛盾滋生积聚而陷入困境

    C. 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下降趋势

    D. 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被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伦理道德上,他们针对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理欲皆自然”、“人欲正当处即是理”等命题,把伦理道德建立在个人的欲望、利益、幸福等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从而将先验的天理人性论还原为现实的自然人性论,为新兴市民阶层追求财富、发展私有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在教育思想上,他们对帖括之学、八股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斥其“陷溺人心”,号召学者独立思考,不做科考制度的奴隶。在文学艺术上,他们反对“文以载道”的儒家正统观念,认为文艺作品不应沦为宣传封建道德的工具,而应充分体现人性、人情,“真人所作”,“任性而发”。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

    材料二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摘编自张泽南《我看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内涵并指出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

    (2)揭示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民主思想的内在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辛亥革命在北洋派看来并非革命,主要是国体之改变,由君主国体改变为共和国体的过程中,北洋派在逼诱清帝退位,顺利转变为共和国体,促成南北统一上,居功厥伟。北洋官僚继续执行政务,维持秩序。北洋时期,10月10日武昌起义日、1月1日开国纪念日与2月12日“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简称“共和纪念日”)互相竞争,北洋派特别注重纪念与自身关系密切的2月12日,贬抑与南京临时政府密切相关连的1月1日,并将10月10日与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联结,转换意义。

    ——摘编自唐启华《北洋视角与近代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纪念日之争与政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设立学部,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改变统治机构,“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公司律》《破产律》《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

    (2)指出清末的“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影响上相似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材料二2012年9月19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钓鱼岛问题指出:“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势力非但不深刻反省……反而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缺乏国际法效力,激化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等。”而日本新闻界20日援引新华社消息进行报道时,特意没有提到“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缺乏国际法效力,激化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等”这句话。2013年2月再版发行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没有介绍《开罗宣言》的内容。

    ——摘编自《参考消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开罗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开罗宣言》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日本刻意冷落《开罗宣言》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扛、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一曰明黜陟。二府非有大功大善者不迁。……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九曰重命令。法度所以示信也,行之未几,旋即厘改。请政事之臣参议可以久行者,删去烦冗,裁为制敕行下,命令不至于数变更矣。十曰减徭役。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摘编自《宋史·范仲淹传》

    (1)根据材料,以范仲淹为例概括清官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评价古代清官的历史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