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回答问题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艾小羊)

母亲被骗了。

上午10点时,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

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傅。母亲就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里人,否则就不灵。结果,她们开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傅”商量,一人陪她在楼下等。不久,陪她的人也借故走了。母亲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受骗了。

异常拙劣的骗局。在我的眼里,母亲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她从困难年代走过来,她勤劳节俭,不会轻易把钱交到别人手中。父亲埋怨母亲又傻又天真,母亲眼泪汪汪地坐在那儿。

父亲报了警。

下午,我去上班,父亲赌气要去医院看病,母亲只好一个人去派出所做笔录。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父母退休后便双双过来。母亲是山东人,父亲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对于父亲来说,是叶落归根;对于母亲来说,则是嫁鸡随鸡。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听不懂武汉话,也受不了武汉的气候。与母亲相比,父亲的性格开朗得多,并且爱好广泛,在小区里有棋友、麻友、钓友。我曾建议母亲去跟小区的老太太一起跳舞,她不愿意。母亲一生操持家务,除了看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两个月后,公安局打来电话,说在附近端了一窝骗子,让母亲去认人。被抓住的正是骗母亲的那伙人。诈骗团伙里有一个人是常与母亲一起锻炼身体的“老朋友”。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小事,母亲却因此一下子变得苍老起来。

转眼秋天到了,武汉最好的季节。母亲却极少出门,连早锻炼都放弃了。

早晨,她忙完一家人的早餐,便坐在桌前,边看我吃早点,边与我说话。母亲喜欢说过去的事,对于母亲的唠叨,有时我是不耐烦的。母亲一旦看出来,便会噤声。如此几番下来,她便也对我说得少了。

一天,我的一份文件落在家里。回家取时,家里静悄悄的,我以为没人,却听到母亲在阳台上说话,声音不似平时,倒有几分像梦呓。我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见母亲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在家乡的几个老姐妹,有的已经故去,有的也跟着儿女去了外地。“我大儿子现在在山东,二儿子在四川,你们家小安子还在上海吗?上海话难懂吧,武汉话我都听不太懂……”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在没有她的朋友的城市里,在安静的都市一角,母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单。

晚上我对母亲说:“今天下班回来,有个人问我‘你妈是不是回老家了’。她说很久没看到你,想跟你聊天。”母亲的眼睛里闪着光,急急地询问我那个人的长相,然后眯起眼睛,认真地听我描述。

“是老赵吧,我们山东老乡,不过,也可能是老陈。”母亲说。

“妈,你看你,整天不出门,小区里的朋友都想你了。”我说。

母亲腼腆地笑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有什么朋友。”

第二天早晨起床,我没看到母亲的身影。父亲说她去健身器材那儿了。

上班时,我特意绕到健身器材处,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旁边的跑步机上,一个中年妇女在跑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聊天。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即使那是一个女骗子也没关系。”

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骗子,而是孤独。当我与父亲将母亲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城连根拔起,移植到武汉这个大城市时,她就成了一株没有养分的树苗。她隐忍,认命,努力地不留恋过去。然而,每个人都属于社会,都需要一个尽可能大的世界。在与这个世界各色人等的交流中,让她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

1.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作用。

2.文中加点的句子“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从修辞角度说说加点句子“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的表达效果。

4.分析文中画横线文字(第7段)的作用。

5.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