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求二石兽于水中(_______)(2)湮于沙上(______)(3)转转不已(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描写。讲学家议论时“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目中无人、“不亦颠乎”的自以为是;老河兵分析时“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胸有成竹以及“不更颠乎”的反唇相讥,都尽显人物性格。

B.本文层次清晰,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极力渲染打捞石兽的神奇过程,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的哲理。

C.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也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D.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九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