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抽搐,收缩,文中是“夹”的意思。⑤掉:摆动,摇动。

1.解释加点词语。

①阅十余岁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③一日曝书画       ④尾搐入两股间

2.下列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笑而遣之             有牧童见之

C.水陆草木之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何陋之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4.(甲)(乙)两文分别讲述了什么道理?

七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