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开采煤矿   D. 取土烧砖

2.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答案】

4.B

5.C

6.B

【解析】试题分析:

7.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8.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9.形成乙地景观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甲地区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甘和宁等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水土流失严重:(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降水、植被、坡度;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人为原因:①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危害:①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季;②使地表沟壑纵横,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2017·青岛]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不,爱护人类家园。

考点:森林资源。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读图 “北方地区局部图”和 “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河流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________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下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是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北面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山的余脉西山 或根据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凌汛;)长江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现象

(3)石油、煤炭;水能;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小麦,水稻,水资源短缺(不足)

【解析】(1)从图中看出,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北京市的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流,所以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图可知: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凌汛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虽然自南向北流,但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河流不会出现该现象。

(3)据图可以看出,左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石油和煤炭,右图区域中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且水量丰富,因此主要的优势能源是水能。

(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降水少,耕地类型是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丰富,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题型】解答题
【结束】
14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3)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指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水文条件           

(5)图中连接甲城市与南京市的铁路干线是      线,沿该铁路北上可到达京津唐工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    

(7)冬季,长江三角洲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偏低的原因是          

                                         。

八年级地理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