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颖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
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生成物中没有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性;
[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发现问题]小娟发现在小军的实验中,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又变成无色.
[深入探究]实验三:探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小娟经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2 取三份实验1所得溶液分装于三支试管中是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②第二份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③第三份中先加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②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③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 ①称取3.9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②待不再产生气体,10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①测得氧气体积为185mL左右
②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74mL氧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1)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除了小军写出的反应外还存在另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猜想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______,请你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
(3)根据实验3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______.
[反思与评价]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方案,请你再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______.

九年级化学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