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图1中A—B线某乡的有关资料

自然环境

海拔高度(米)

1 600

年降水量(毫米)

350

≥10℃积温(℃)

2 997

土壤侵蚀强度(吨/年·平方千米)

5 200

植被覆盖率

1900年

较高

2005年

显著降低

人均耕地

1970年

0.57(公顷)

2005年

0.23(公顷)

每公顷土地投入成本

4 182(元)

土地产值

5 610(元/公顷)

耕作方式变化

1955~1980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2005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1)根据材料一,从B至A反映出                   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温度带有热带、       、  暖温带、          。(4分)

(2)根据材料二,当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         。当年降水量在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时,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         。(3分)

(3)根据材料三,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       区,耕作制度是          。(2分)

(4)根据资料三,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得该乡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协调当地人地关系的措施。(8分)

高一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