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

    A. 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

    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

    C. 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

    D.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是“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 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 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 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A. 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 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

    C. 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D. 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 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 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 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

    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梁启超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 道家学派

    B. 道教

    C. 理学

    D. 佛教禅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

    B. 宋明理学兴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方思想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风俗画的流行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理学的影响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朱熹等人是以《孟子》为宗主,视佛、老为同道,“依于神面夸其表,耀于文而逞其流”,殊不知佛学与中国之学,“皎然殊异,岂可同哉”。其主张是

    A. 继承孟子的“仁政”思想

    B. 回归儒学本源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D. 宣传“三教合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这反映出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生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

    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

    B. 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

    C. 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 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分化加剧

    B. 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 民本思想盛行

    D. 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A. 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B. 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C. 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D. 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B.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 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国”

    D. 中西科技差距日益拉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 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 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 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它主张。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周易大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大学问。

    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化总会打上时代的印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

    材料二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1)有学者认为“宋文化明显的具有务实性、普及性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学、艺术角度举例说明此观点,并分析宋代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