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8 题,其中:
选择题 4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5 题
  1.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 道家            D.墨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

    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应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A.孔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沉吟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宋代侯延庆:《退斋笔录》)   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  君权与相权良性互动

    ②  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  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

    ④宋神宗具有良好的治国素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  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 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乾隆帝说:“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尔等习惯自然,一时岂能骤易?且将旧时衣服尽行弃置,亦殊非爱惜物力之道。即朕所颁赐物件,亦止善为收贮,传之子孙,惟来京朝觐,暂时服用。”由此可见,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

    A.断发易服       B.因俗而治    C.改土归流     D.定期朝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2010年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讲话指出,要明确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分清主流和支流。近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1949年—1978年),这部书的的主线和主流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B.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民国乌青镇志》卷 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 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  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

    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                 B.倡导移风易俗

    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D.鼓吹反满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两者都

    A.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取决于其经济基础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是英、德两国煤炭消费量的数据(单位:千吨),从此表中可以直接提取的信息  包括

    ①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②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

    ③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④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秘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 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生活即历史。1992年夏天,深圳一家露天咖啡馆里,四个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聊天内容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邓小平”

    B小李说:“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C.小马说:“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四大,估计改革开放的步伐又要加快了。”

    D.小赵说:“听说上海浦东发展很快,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①  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  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

    ③  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的重要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成员国的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01年,法国等十一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 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Gutzlaff)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前,郭士立在一封信里表达了他的创刊目的:“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以上材料表明了

    A.这份报刊专为中国公众服务,具有近代化意义

    B.这份报刊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开始

    C.中国近代报刊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的影响

    D.西方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以下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的文章选摘,请将其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序: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②“一切为1070万吨钢产量目标让路”

    ③“致富光荣”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了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B.企业获得了绝对自主权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B.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C.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           D.德国为冲破凡尔赛体系而扩军备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我国古代史学家在研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得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模糊结论。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率先打破这一懵懂历史观的是

    A.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B.李鸿章、张之洞等的洋务思想

    C.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社会主义思想       D.严复、粱启超等的维新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当时的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D.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D.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我国古代的一位学者认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位学者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顾炎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便利了商品流通          D.“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  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并且监视附近各桥梁的守卫是否尽忠职守,如有失职,则严惩不怠。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杭州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6分)

    (3)据材料三,你是否认同钱穆对行省制度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1894年《商战》

    材料三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用机器,精制造……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数,御侮自在其中。

    ——张謇1895年《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四  余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他策。政策果能实现理想中之结果,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余理想中之结果,至少可以打破现在之所谓列强势力范围,以消灭现在之国际商业战争与资本竞争,最后且可以消除今后最大问题之劳资阶级斗争。

    ——孙中山1920年《建国方略》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6分)

    (3)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在发展实业问题上的明显变化。归纳他持有这一主张的主要理由。(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有甲、乙、丙三位学者开出了三种“药方”:

    甲: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依照他自己认为最好的途径发展。个人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整个社会必将同受其利。所以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乙:民族国家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个人仅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个人的经济活动,应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应该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丙: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1)根据材料分析,这三种 “药方”分别代表哪三种社会学说?(6分)并在这三种学说中任选一种学说进行阐释:该学说被哪个国家率先采用?在该国实施的最主要利、弊分别是什么?(5分)

    (2)中国近代的一位政治家对以上三种学说进行了调和,开出了救亡图存的“药方”。请问他开出的“药方”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