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周初所强调的“敬德”观念,与宗教的虔敬,近似而实不同。周初所提出的“敬德”观念,是主动的、反省的,因而是内发的心理状态。”周人的这一观念

    A.体现了王权至上 B.推动了儒家伦理的完善

    C.淡化了血缘亲情 D.凸显了人文理性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时期,秦国较早确立起一套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根据人们的职业、出身分别立籍,种类大致有民籍、市籍、宗室籍、官籍、吏籍、弟子籍等。这一制度

    A.巩固了官僚政治 B.有利于对社会的治理

    C.加快了人员流动 D.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先秦时期,君主需向臣下行揖礼(双手合抱,手心向下,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空首礼。汉代,皇帝对“三公”的礼节有“兴”,即以起立作为对他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这一变化

    A.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稳定 B.彰显了君主的威严与权威

    C.促进了儒家礼仪的完善 D.淡化了社会伦理道德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四民月令》是汉代第一部民间月令体农书,因地、因时、因人而宣指导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从而取代了原来依托官方历法指导农事的做法。由此可知,《四民月令》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 B.打破了官府对农业生产的控制

    C.促进了小农生产模式的确立 D.维护了自耕农阶层的正当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众遮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者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这些举措

    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

    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表为汉至五代三份田契的对比。由该表可知,汉至五代

    汉长乐里乐奴卖田券

    高昌延寿五年(628年)赵善众买舍地券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敦煌乡百姓吴盈顺卖地契

    文书形成时间

    公元元年前后

    7世纪时期

    10世纪时期

    对所卖田的地点、位置及地亩四至情况

    没有

    有,且具体

    有,且具体

    卖田的原因

    没有

    没有

    对卖后预防追夺的条款

    没有

    没有

    预防国家特殊干预的条款

    没有

    没有

    悔约受罚的条款

    没有

    强调立契作用的条款

    没有

    见证人称谓

    “旁人”“临知者”

    “借书”“时见”“临坐”

    “保人”

    A.土地买卖逐渐合法化 B.社会经济生活日趋规范

    C.租佃经济已经普遍化 D.自耕农经济已走向没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表为两宋时期小说家生活的地域分布状况。由此可知

    (单位:人)

    江西

    四川

    浙江

    河南

    安徽

    江苏

    河北

    山东

    湖北

    湖南

    山西

    陕西

    福建

    广东

    总数

    北宋

    21

    18

    19

    24

    6

    11

    4

    14

    7

    3

    3

    8

    11

    149

    南宋

    21

    7

    28

    14

    10

    18

    1

    3

    4

    3

    10

    1

    120

    总数(人)

    42

    25

    47

    38

    16

    29

    5

    17

    7

    7

    6

    8

    21

    1

    269

    A.经济状况影响文化发展 B.政权对峙割裂文化交流

    C.南方人口总数高于北方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代学规规定,除生员外“一切军民利病之事,许当该有司、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当”的条款,在此商人被归为庶民一类,也可上书言事。这规定可以用来说明明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止 B.封建等级统治秩序的动摇

    C.心学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南京条约》中,“英夷”已改称“大英国”。《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京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这说明

    A.中英间交往趋向平等化 B.中国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C.传统的夷夏观念被打破 D.中国外交体制日益近代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3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改变了福州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接下来所造的军用船舰改为商船。这一变化意在

    A.缓解洋务企业的经费压力 B.将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C.推动军工产品走向市场化 D.使民营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01年,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国民族”一词“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该词汇出现的背景是

    A.清末立宪运动失败 B.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C.民族间的融合加强 D.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各国预拟条款,有内地任便通商一条。省城北十里外滨江之地,为粤汉铁路他日发端之处。其隔岸即芦汉铁路码头,故自开口岸以占先着。”经朝廷允准,武昌商埠开始正式筹办。武昌自开商埠

    A.打击了列强的武装入侵 B.有利于保障中国的发展权益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维护了水陆交通运输的畅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28年,中共六大提出,本党目前在农村军事工作的根本路线应当是蓄积和准备力量以实行将来的革命斗争。农民的武装暴动只有在都市中革命潮流高涨并受工人阶级指导的时候才可取得胜利。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认为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表为1928—1936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例表。表中中国进口商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

    产品年份

    棉制品

    绵纱

    米麦

    面粉

    液体颜料

    交通器材

    化学燃料及颜料

    钢铁及其他金属

    机械

    1928

    14.2

    1.6

    5.7

    2.6

    8.3

    1.4

    2.3

    7.5

    5.4

    1.8

    1931

    7.6

    0.3

    10.6

    2

    6

    1.8

    2.3

    8

    6.2

    3.1

    1936

    1.5

    0.2

    4.1

    0.5

    2.2

    4.1

    5.6

    10.8

    13.2

    6.4

    A.国民政府着手准备抗战 B.革命根据地扩大

    C.国际社会援助日益增多 D.民族工业的萎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为某画家于1949年秋创作的《农民与拖拉机》。这一作品

    A.说明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B.反映了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体现了现代主义绘画风格 D.表明“双百方针”激发了艺术创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承认现存世界是多样化的,认为多样化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矛盾斗争一面,也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在处理一系列国际问题时存在着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合作,也可以进行合作。这有利于

    A.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加速两极格局的瓦解

    C.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D.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古代雅典城市酒神节上,除举行各种比赛外,还增加了最具象征意义的四种仪式:10位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来自提洛同盟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的展示。这些仪式旨在

    A.塑造公民的城邦意识 B.消融社会的等级界限

    C.保障民主政治的运行 D.打破贵族的政治垄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马共和国时期,大法官被授予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公平”“正义”对《十二铜表法》及其他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这一现象表明

    A.法律的创制具有随意性 B.贵族仍享有较大的政治特权

    C.平民与法官矛盾尖锐化 D.罗马法形成过程具有开放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路德认为: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服从于政府,而教会是一种属世的组织,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这一理论有助于

    A.促进民族国家的兴起 B.促进社会阶层平等

    C.否定宗教神学创世说 D.打破封建等级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694年,威廉三世要求“在其出国时不要召开内阁会议”,但在其出国期间内阁会议依然正常召开,而召集者往往是大法官。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已经完善

    C.内阁已有独立趋势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882年,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TM)为解决采供双方的分歧问题而成立,并于1901年发布了碳钢钢轨规范。此后,人类的标准化活动,在应用领域上实现了从机械到电工电子、电信、农业等领域的扩展,在协调范围上实现了从国家到世界范围的扩散。这一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B.加剧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纠纷

    C.加快了科学技术的转化 D.推动了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74年,有人评论某一艺术流派,“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受现代光影学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这流派属于

    A.浪漫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51年,美国海外新闻处发行1300余万册《自由世界宣言》,其中利用大量篇幅讲述了美国家庭生活的情景。其中一幅图片上的字幕写道:“自由世界珍惜圣洁的家庭生活”,以彰显民主制度庇佑下的美国女性珍视自由、信奉上帝、重视家庭与乐于奉献。这一举措目的在于

    A.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 B.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对峙和文化冲突

    C.增强美国经济发展活力 D.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由如图漫画可知,当今世界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 B.美国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C.动荡与战争扰乱世界秩序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春秋》成为判案的参考,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的效力。魏晋对法律进行重大改革,新律强调上下尊卑,同罪不同罚。唐律经过修订,“十恶”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伦理道德的恶逆、不孝、不腔、内乱,以及不义、不道共十种不可赦免的重罪)“八议”(对于皇族高官等的减刑规定)成为法律主要内容,历代皇朝多为沿用。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等

    材料二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开启“新政”。在法律方面,1902年委任沈家本主持修定《大清刑律》,后又聘请日本法学专家,仿行日本和西方法律进行修订。修订中明确体现了“罪刑法定”“人格平等”“罪刑相适应”三大原则。在立法宗旨上,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区分,淡化伦理身份在量刑中的差异。例如:骂祖父母、父母,处绞刑的传统规定,现改为“公然侮辱尊亲属者,处四等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草案遭到主张“礼法合一”的张之洞等礼教派的激烈批判,他们认为刑法根植于礼教,礼教来源于风俗,草案照搬西方模式,罔顾中国国情。最后法律修订作出妥协,以《附则五条》的形式保留了“十恶”罪名、“八议”制度。如犯相关之罪,按旧律惩处。1911年1月,新刑律最终颁布。

    ——摘编自吕峥《“大清刑律”出台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以后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法律相比,“大清刑律”草案的特点,并简析其修订的背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  1942年12月2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土地租佃条例草案》,在法律上对不的租佃形式的租额进行减免或者规范。在中央政策与地方习惯发生冲突后,中共中央做了适当的调适,指出:“边区各地减租率不一定限于二五,而地主所得地租也不一定就是千分之三七五,……我们认为各地应当维持过去合法的减租率。”由于中共中央在减租政策上的变通,使地方政府有了随时调整减租率的权力。1943年春,某些地区有地主未经佃户同意将土地佃权大加变动,或不顾佃户生活,而随便撤回租地,致使佃户不安心,生产亦难进行。于是,在政府的调查落实下,佃户的佃权问题得到解决。在减租斗争中,发动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成立各种群众团体,如农会、减租会、租户会、减租保地会等,议定实施减租的办法。农民在各种减租组织的领导下清算了地主多收的地租,在减租清算中地主用土地顶替退租,或出卖土地。地主富农出卖土地而从事工商业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

    ——摘编自黄正林《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减租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减租运动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包括日本在内的49个国家签订了一份“对日和平条约”,史称《旧金山和约》。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更确信应及早缔结对日和约。1951年3月,美国将对日和约草案提交给远东委员会各成员国讨论,遭到苏联和中国的强烈谴责与反对。苏联提出,对日和约准备工作应由美、英、苏、中四国外长会议承担。但美国并没有予以理会。英国倾向于严惩和限制日本。经美英互相让步和妥协后,6月19日,英美双方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草案,对双方有争议的三个重点问题做了如下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民党政权都不参加对日和约的签署,由日本在和约签署后自行选择同哪方缔约;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但和约本身将不决定这些岛屿的归属;同意日本以劳务赔偿的方式进行战争赔。

    9月5日,旧金山和会的正式会议开始后,大会议程按照美国的设想进行,最终于9月8日举行了《旧金山和约》签字仪式。

    ——摘编自俞力莎《东亚争端的缘起: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金山条约》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所主持或参与制定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酒榷等财经政策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自桑弘羊代理大农令后,他首先即刻着手解决国家财经制度的混乱问题。桑弘羊奏请汉武帝设置了“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改变以往对财经多头管理的弊端,同时也是要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财经管理系统。在整顿财经管理系统后,桑弘羊便大力推行盐铁官营,并一再扩大盐铁官设置的地区。经过桑弘羊的努力,当时一共设置了36处盐官,分布在全国27个郡里。就铁官而言,则至少设置了48处,分布于全国40个郡里。其所有铁官均由大司农所属铁市长丞掌管。这样也就基本完善了盐铁官营的管理系统和经营网络。

    ——摘编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桑弘羊的历史功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包括三个理解维度:一是“过程”,即世界历史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预示了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未来图景;二是“体系”,即世界历史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不平等体系,揭示了较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前景;三是”关系”即世界历史包含了板块之间、板块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发展中心的转移显示了东方社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愿景。

    ——摘编自丁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请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说明:可以就材料中任一观点或整体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