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非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8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1年,我国公安部颁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可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的起源。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标志着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也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摘编自李平《户籍改革50年回眸: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关汉卿的作品继承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人物无分平民、显宦、英雄、闺秀、才子、妓女,情节无分沙场争战、情爱波澜、豺狼横行、弱者抗争,语言无分市井俗谑、雅士轻吟、深闺艳词、莽将壮言,关汉卿几乎无不兼收并蓄。他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关汉卿的爱情剧不是孤立地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同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紧密结合,反映了种种社会现象,揭露了种种社会问题。关汉卿的历史剧继承了宋代说话艺术和杂剧艺术“多虚少实”的创作传统,从现实出发去缅怀历史英雄人物,曲折地表达现实感受和时代精神,借历史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流溢着悲凉的时代情绪。关剧大多简洁、集中、激烈、机巧,意匠惨淡而又流转自然,处处都合乎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同时也处处都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民族特征,成为戏曲艺术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汉卿剧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汉卿剧作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

    春秋战国以来,城市中心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

    1.市民在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享有安全和平。

    2.每一个市民必须有一块宽50英尺长100英尺的土地,土地可自由出卖。

    3.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封建人头税。

    4.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拥有商业垄断权。

    5.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市民行使司法权力。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确立的权利,并说明城市自治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激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农民暴动是其中之一,由此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该分析

    A. 符合历史研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

    B. 属于运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C. 忽视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D. 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清时期,兴起于民间的金龙四大王信仰,由民间护佑漕运的水神上升为国家祭祀的黄河和运河之神,大运河沿线、黄河下游河段形成了庙宇密集的祭祀带,并向周围地区传播。这说明

    A. 政府推崇金龙信仰以强化统治

    B. 国家祭祀利于扩大漕运开发范围

    C. 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命脉

    D. 民间与官方漕运安全的诉求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

    C. 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

    D. 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历史学者沈志华个人出资140万元赴俄罗斯和美国搜集苏联解密档案,此后又组织翻译、整理、出版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的苏联史、国际关系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研究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由此可见,档案作为史料

    A. 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

    B. 不受时代影响,价值极高

    C. 是重现历史真实的重要依据

    D. 是史学研究的必备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

    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 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 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商务印书馆25年来资金增长一览

    A. 外资注入使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

    B. 体现了近代民族印刷业迅速崛起

    C. 近代商务印书馆不断的发展壮大

    D. 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业界龙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下图是幅拍摄于1960年流行全国的“支农”题材的合影照。该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1960年5月8日南通“七一”农机厂欢送首批支农同志留影

    A. 试图缓解产业结构矛盾

    B. 具备创建乡镇企业条件

    C. 城乡平衡发展整体推进

    D. 鼓励职工创业成效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977年8月

    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

    1977年12月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1978年3月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底

    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据此可推知,当时

    A. 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

    B. 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

    C. 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D. 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广告发展状况

    20世纪初

    上海闵泰广告社为英美烟草公司制作五彩石印招贴,此时的广告以极简单的文字广告较多。

    1930年前后

    上海法兴、交通等广告公司把制造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广告公司与荣昌祥广告社联合投资并组建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上海路牌广告最多。广告内容包括老刀牌香烟、消治龙药膏、双钱牌胶鞋、艾罗补脑汁、电影广告等。

    1955年

    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

    “文革”期间

    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站牌广告400多块。至1995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5000块。

    ——据卢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

    表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初,欧洲传统陆上强国德国在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将军的主导下扩充海权,史称提尔皮茨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反英主义,英国被认定是德国未来的头号敌人,并以英国为假想敌打造一支大舰队。计划规定“战列舰”是主要建设项目,因为只有战列舰中队组成的舰队才能争夺“制海权”或“海上主导权”。德国的主力舰队应由数支战列舰中队组成,以防备、威慑和打击敌国海上力量。计划制定的“风险理论”要求德国舰队集中部署于北海。在提尔皮茨看来,英国海外义务广泛,故而很难实现舰队集中,纵使英国拥有全球绝对兵力的优势,德国却可以在北海获得局部优势。如果英国胆敢来犯,德国舰队仅靠战略防御就可给英囯重创。最后《舰队法》是德国舰队持续建设的制度保障。在这个框架下,德国每年会动工建造三艘主力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舰队规模在达到60艘船之后能自动新老更替。

    ——摘编自顾全《再论“提尔皮茨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提尔皮茨计划出台的目的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尔皮茨计划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