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1 题,其中:
单选题 38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8 题
  1. 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 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 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苏维埃”的意思是代表大会,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农民弄不清它是怎么回事,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把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据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红色苏维埃政权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 边区特定的地理条件

    B. 获得了农民的支持

    C. 农民落后的认知水平

    D. 苏联的成功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原则起源于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避实击虚的范畴,还包含了保存有生力量、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这一战略”是指

    A.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权。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动摇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C. 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 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 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 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D.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A. 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诸侯领得一定规模的人口,到受封的区域建国。但齐国的建立遭遇了山东“莱人”的反抗,武王死后又有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事件,最终都以暴力手段解决。这说明西周

    A. 分封制以侵略扩张为基础

    B. 试图通过武力建立中央集权

    C. 以武装殖民拓展势力范围

    D. 已经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

    农林牧渔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1930

    990

    560

    250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这说明他( )

    A. 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 批判公民法的狭隘

    C. 主张私法要高于公法   D. 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位政治家这样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在这里,“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A.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 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C. 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 行政权领导立法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的制度。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

    ②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己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雅典

    A. 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B. 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

    C. 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

    D. 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A. 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B. 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

    C. 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

    D. 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一制度

    A. 导致儒学独尊局面

    B. 说明察举制名存实亡

    C. 利于世家大族掌权

    D.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D.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民也能在罗马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据此可知,万民法

    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的法学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乾隆皇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有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面,乾隆帝时期

    A. 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 官员管理比较严格

    C. 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 善于提高官员品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认为:“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不同于美国革命的问题是

    A.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

    B.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①清政府企图维护至尊国体

    ②清朝外交由华夷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

    ③促进清政府外交的现代化

    ④清政府与英国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

    A. 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

    B. 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

    C. 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

    D. 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931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政策的出台

    A. 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   B. 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C. 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

    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时间

    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

    1859年

    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

    1861年

    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上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A. 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 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 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 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

    A. 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B. 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 抛弃邦联体制的重要内容

    D.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下图为九品中正制的执行流程该种选官模式:(   )  

    A. 使更多的人才被中央选拔出来   B.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C. 使社会阶层更加固化   D. 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秦朝和元朝的统治疆域较前朝空前扩大,所以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郡名日内史、三川、河东……汉中、巴都,蜀郡、黔中、长沙。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材料二  元朝建立以后,对驿站制度进行了改革,驿站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全国约设有驿站1500处。驿站有水陆两类,江淮地区一般为水站。元朝规定:驿站一般归兵部和通政院分领,兵部负责南方汉地驿站,通政院负责蒙古驿传。站由站户负责役务,站户户籍隶所处路、州、县,他们需要保证供给驿卒交通工具,有时还需备粮食等,站户负担较为沉重。

    ——摘编自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此种制度的设立在政治体制上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驿站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制度的改革有何作用。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