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

    A. 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 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 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 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梭伦废除了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这些措施

    A. 调整了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B.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

    C. 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原则

    D. 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调……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勃兰特政府宣示这一政策意在

    A. 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

    B. 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

    C. 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

    D. 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 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 “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 《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A. 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 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 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 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代冯梦龙和凌蒙初在“三言”、“二拍”中描述的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也不再是为富不仁的不义之徒,而是表现出了善良、正直、慷慨、讲义气,是一群有道德、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这反映出

    A. 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创新

    B. 文学创作摆脱了儒学的束缚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 商品经济繁荣引起观念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时代词汇”是记录社会前行的路标。“自强、自立、自存、自治、竞存、适存、进化、进步等,有些人的姓名或字号中大量出现适之、竞存、演存、演生”等词汇。这批新词汇开始广为流行的时代最有可能是

    A. 太平天国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维新变法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 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D.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商周时期使用的青铜臿(起土器)和青铜铲(如图),在湖北盘龙城早商遗址、河南殷墟晚商遗址、山西曲村西周遗址和河南洛阳西周墓葬、陕县上村岭两周之际的墓葬中都有发现。这说明当时青铜器

    ①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

    ②分布范围较广

    ③完全取代了石制工具

    ④沿用时间较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汉至元国家中枢机构的职权不断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元代中书省的是

    A. 军国政令,草拟待诏

    B. 统领六部,密折奏事

    C. 总领百官,掌管政务

    D. 出纳常命,封驳诏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同学以“中国共产党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战争”为主题制作了“史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②九一八事变

    ③遵义会议

    ④卢沟桥事变

    ⑤《八一宣言》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 文明史观

    B. 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

    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

    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共有约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代数、几何、地理、艺术、建筑和音乐.…这是近代时期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接触.”但最终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究其原因,不包括

    A. 耶稣会士所做努力的微弱

    B. 儒家士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

    C. 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

    D. 西方宗教文化所具有的侵略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以明代为最甚。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

    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

    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

    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

    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谈到:“梨洲不汲汲于致用,而其<待访录>所陈之政治理想则为学术中最精彩之一部分,在亡明遗老中殆可首屈一指.”其中“最精彩之一部分”的政治理想是指

    A. 挑战“重农抑商”传统思想,提出“工商皆本”学说

    B. 反对“家天下”的观念,极力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 抨击了科举制度的流弊,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D. 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认为法治是人治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在18世纪中叶以前取得成就不包括

    A. 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

    B. 基于实验的科学革命

    C. 繁华的城市、众多的人口

    D. 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A. 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 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A. 第一次国共合作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C. 八一南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一事变后,中国已不是过去的政治格局了.对抗多年的国共两党,终于公开和解,就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开始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蒋介石“庐山谈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工业经济的增长绩效对比

    上表是中国与其他新兴工业经济的增长绩效对比图,根据所学,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①1950年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不大

    ②1978年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显著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差距却加大了

    ③“两个凡是”的极左路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④1978年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环境不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吸取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列宁认识到:“在经济战线上…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了这次“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究其原因是

    ①日本、西欧的崛起

    ②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③关贸总协定瓦解

    ④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果说天文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那么物理学就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在这一核心领域完成伟大综合的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是

    A. 《天体运行论》

    B.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几何原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的成果。”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在于

    A. 专制王权同国会矛盾尖锐

    B. 革命派动员发动群众不力

    C. 克伦威尔与专制王权妥协

    D.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

    B.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

    C.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 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充当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1933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至元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并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象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引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