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0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A. 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 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

    C. “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D. 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

    A. 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B. 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 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D. 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一系列革命的原则”的突出特征是(   )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对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孟德斯鸠认为“荣誉”构成了君主政体的原则,这种荣誉原则一方面使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合法化,要求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各自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权限,另一方面也成为遏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有效手段。对“荣誉”理解最恰当的是

    A. 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

    B. 自由平等的公共人格

    C. 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

    D. 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A. 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B. 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 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 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 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 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 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

    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 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 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 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 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子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 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

    B. 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

    C. 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D. 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

    A. 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 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

    C. 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之多。这说明当时

    A. 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B. 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

    C. 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

    D. 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据此可知

    A. 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多样化

    B. 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数量增加

    C. 明清时期印刷手段多样化

    D.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

    B. 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C. 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 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这段话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项主张(    )

    A.人人有权读《圣经》       B.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

    C.简化宗教礼仪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旧唐书》

    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

    《新唐书•文艺传》

    (77位)

    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江西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

    A. 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 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 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 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一种新的思想,开始于对传统权威的质疑。简单说,光明孕育于黑暗之中,并驱散黑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复兴:第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第二种在此转变基础上的艺术和文化运动。而且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文艺复兴也大不相同。在南方(意大利),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在北部(欧洲德语国家),人们更为关注宗教改革而不太强调各个人的优点。

    ——(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少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人们提出一种态度和思想方法,重新质疑和检验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和价值;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的文化精英,而是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家。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转变的内涵。为什么说阿尔卑斯山南方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他们“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