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非选择题 1 题,选择题 6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8 题
  1.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 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 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 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列出了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

    年代

    人物

    贡献

    年代

    人物

    贡献

    1895

    伦琴

    发现X射线

    1900

    维拉德

    GAMMA射线

    1897

    汤姆

    发现电子

    1901

    考夫曼

    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898

    居里夫妇

    钋和镭

    1902

    勒那德

    光电效应基本规律

    这些发现

    A. 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B. 宣告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

    C. 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D. 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牛顿力学认为,物理定律的普遍适用性是与“绝对时空”相容的。相对论却认为,“绝对时空”在确定物理定律时只有特殊意义,而“相对时空”在确定物理定律时则有着普遍意义。由此可知,相对论

    A. 继承了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成果   B. 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进行整合

    C. 在否定中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   D. 完全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

    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

    D.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A. 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

    B. 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

    C. 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

    D. 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下列与这位科学家相关的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量子理论

    C. 经典力学

    D. 相对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王阳明认为,学贵自得。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这一言论

    A. 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强调“心即理”与“知行合一”

    C.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D. 主张思想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康德曾经提出:“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上述言论说明了他

    A. 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B. 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 科学诠释了启蒙运动的目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子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断孔子身高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2.2米。这种现象说明

    A. 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

    B. 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

    C. 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

    D. 《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些科学理论的发展说明近代物理学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C.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老师在介绍下面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时说:“在这幅作品中,作者以词的形式描述了自己的心情。请同学们探讨一下这幅书法作品最有可能出自哪个时代。”

    下列同学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已经不用这种书体,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 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还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 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还没有词这种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 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研究, 所以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宗教改革中晚期,市民、农民不满已取得的成就,自发冲击天主教会。马丁·路德撰文公开煽动诸侯贵族像打疯狗般地绞杀农民。因此,路德被认为是“出卖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和“背叛农民革命的叛徒”。据此可知

    A. 路德主张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

    B. 宗教改革最终背弃了资产阶级

    C. 宗教改革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

    D. 路德改变了对世俗统治者态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希腊的高尔吉亚曾意图为被当时视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祸首的海伦平反。高尔吉亚认为,海伦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驱使、武力、爱情或被言语说服。如果是神的安排,海伦不应被责怪。若是因为武力,则应是施加武力者被怪罪。若是受爱情的影响,罪不在她,因为“如果爱情是神圣,有神的力量,人怎能抗拒?如果爱情是人共有的弱点,这不是罪过,而只是不幸。”最后,若是言语说服她,也不能怪她,因为“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下列观点中与高尔吉亚观点最相近的是

    A. 重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B. 不断地认识你自己

    C.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但丁在《神曲》中将地狱的第一层描绘为关押不信基督教的人,其中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赫克托尔等。在整个阴森恐怖的地狱中,也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光亮的,有宏伟的城堡、美丽的溪流与青翠的草地。这表明诗人

    A. 崇拜古典学术   B. 倡导宗教改革

    C. 追求民主政治   D. 反对信仰上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姓名”。面对何道士的解读,梁山众好汉目瞪口呆。宋江言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兄弟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言:“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

    ——整理自施耐庵:《水浒传》

    材料二公元1620年9月23日,一批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邮轮到达北美。上岸前,他们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主要有: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据戴安娜·拉维奇所编《美国读本》

    分别概括两则材料中所蕴含的东西方政治理念,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说:“人的发现,便是敢于尽量地生活着,敢于丰富地生活着。宇宙的发现,却是智识的加添和科学及地理上的种种发现,它们大抵也是人的发现的效果。”材料意在强调

    A. 智者运动的意义

    B. 文艺复兴的意义

    C. 宗教改革的意义

    D. 启蒙运动的意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下列属于“这一群优秀的人物”范畴的是

    A. 普罗塔格拉   B. 但丁   C. 马丁·路德   D. 达尔文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 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B. 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 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 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B.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

    C. 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 天文观测只能是政府行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其主张体现了

    A. 社会契约的思想

    B. 主权在民的观点

    C. 以法治国的理念

    D. 权力制约的观点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尚书·虞夏书》中说“皇祖(大禹)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并具有民主启蒙色彩。下列主张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A.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B.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D. 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遭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   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铺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 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