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澶渊之盟极大地影响了宋王朝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也为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进一步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和平环境。澶渊之盟是宋

    A. 与辽议和   B. 与西夏议和

    C. 与金议和   D. 与元议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由此看来(    )

    A.赤壁之战是虚构的一次战役

    B.《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无关

    C.这是史书撰写者美化赤壁之战

    D.《三国演义》虚构成分较多,和历史现实有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成书于唐朝前期的《大唐西域记》,主要记载了

    A.日本派遣使节到访中国的活动

    B.新罗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

    C.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的事迹

    D.玄奘西游取经游历中的所见所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以“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处理战败的民族和政权;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时,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材料说明唐太宗时

    A.民族关系和睦 B.盛世经济繁荣

    C.中外交流频紧 D.文学艺术多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船队规模大 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 D.范围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个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这主要说明唐太宗(    )

    A.注重减省刑罚 B.鼓励发展生产 C.善于虚心纳谏 D.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盛,进入鼎盛时期。唐朝鼎盛时期出现在

    A.开皇时期 B.贞观时期 C.开元时期 D.天宝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我国古代名画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汉族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友好关系的是(   )

    A.《女史能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送子天王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唐代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来观察,前面一段是137年的伟大与繁荣,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与混乱。”唐朝由伟大与繁荣走向破坏与混乱始于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统计,安史之乱后,唐朝边塞诗体现的精神风貌由过去的外扩昂扬、积极向上转向厌战悲凉、思乡恋家。这反映了

    A.军队战斗能力下降

    B.晚唐诗歌发展由盛转衰

    C.社会矛盾极度激化

    D.政局动荡影响文化风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反映的政治局面是

    A.唐朝末年藩镇割据 B.五代十国

    C.宋金对峙 D.十六国时政权分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964年,宋太祖下令,将各地每年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置了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剌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文臣得到了大量的提拔和重用,武将正好相反……内忧是避免了,但外患却严重了。”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文官政治的背景

    B.武将专政的表现

    C.重文轻武的影响

    D.对外交往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

    A.后梁 B.后周 C.北宋 D.南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18年全国各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排名一季度经济总量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均超过两万亿,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这种现象最早确立于

    A.隋朝中后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情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元朝时,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立的专门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以上描述的都市生活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冤屈与悲惨境遇。塑造了“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文学家是

    A.杜甫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据《明史》记载:“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这一记载反映的史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A. 原因

    B. 经过

    C. 结果

    D. 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进北京后,李自成就住进了皇宫,平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轻易见不到他了。全军弥漫着盲目乐观、轻敌、懈怠等消极情绪。”这段文字分析的是

    A.皇宫建筑群的庞大

    B.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

    C.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D.清军大举入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示意图中A和B是运河两端的城市,这两个城市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

    (2)隋时,江都有一批粮食需通过大运河船运到洛口仓储藏,请依次写出粮船经过的大运河河段名称。

    材料二  隋开凿的南北大运河,连接着我国的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与海河五大横向水系。自其凿通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通渠,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功过》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材料三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道光五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挭(水浅,河道淤积阻塞),河运日益困难,海运逐渐增多。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终于寿终正寝。

    (4)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衰落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

    (1)请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四幅示意图按其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作答时把示意图的数字代码按先后顺序填写在答题卡上)。依据示意图概括这时期政局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中示意图,分析从东晋至北宋时期,政府官员结构有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4)依据材料四,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