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0 题,null 2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纷纷要求列强出兵,迫使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并为“联军”直接镇压义和团摇旗呐喊。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甚至叫嚣:“把势力伸展到中国的好机会到了,上帝不允许我们放过这个机会。”这表明当时在华外国传教士

    A. 为本国的殖民扩展效力

    B. 鼓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C.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D. 要求深入中国内地传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释。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 工人运动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B. 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工人运动

    C.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0 题
  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 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

    C. 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 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工农兵苏维埃完全与客观环境适合,我们此刻应有决心立即在粤湘鄂赣四省建立工农兵政权;此政权既建设,必且迅速地取得全国的胜利。”据此可知

    A.该信件应写于湘赣边秋收起义以后

    B.该信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毛泽东对八七会议的决策有所突破

    D.毛泽东的主张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 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C. 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 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791年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在英国出版,书中提到:“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光荣菜命’之所以好,是因为当时的人民行使了这个权利,推翻了一个暴君。……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都不是好政府,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下列解释与材料主旨不符的是

    A. 作者提倡建立代议制共和国   B. 光荣革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C. 政府月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   D. 作者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锯,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评述的“战局”

    A. 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 表明国民党已失去战争优势

    C. 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已解放

    D. 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表1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妥协让步,产生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宪法。这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表1

    A.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D. 协调了各阶层间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 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 通过1832 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三想的深刻变化。”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

    A. 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

    C.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 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这体现了

    A.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D.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29年,蒋介石在演讲中宣称,中国目前“只有整个民族受帝国主义者压迫的事实”,“只有民族的利益,没有阶级的利益”,所以,“革命的唯一目标,在打倒帝国主义”。这体现了蒋介石

    A. 继承国民革命的使命   B. 强化正统地位的企图

    C. 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   D. 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社稷”本是周代祭祀地祗(社)和谷物神(稷)的合称,周王分封新诸侯时,依据诸侯封地所在方位从周王室祭坛上取一摄色土赐于诸侯,受封者要将此土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进行供奉祭祀。由此可知,周代的“社稷”祭祀

    A. 象征了国家政权的建立

    B. 反映出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C. 蕴含了国家一统的理念

    D. 强化了政治上的等级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入神信仰对象。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

    A. 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愚民政策

    B. 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

    C. 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D. 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古代罗马法规定,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严加惩治。但又规定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论处。这反映出罗马法旨在

    A.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宣扬天赋人权

    C.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 调和阶级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

    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

    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A.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力量强大

    C. 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 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的统治结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

    A. 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

    B. 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與论

    C. 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D. 共和制不适应于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发表公报,在中国问题上,一致同意“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国民政府的各部门必须广泛地由民主分子参加,并且内战必须停止”。三国的态度表明他们

    A. 虽反对内战但仍支持国民政府

    B. 虽支持国民政府但强烈要求提高共产党地位

    C. 明确反对共产党及进步力量

    D. 明确地把国共两党置于平等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辛亥革命后媒体《神州日报》发表以新事物自行车创作的漫画。其主要目的是

    A. 反映了民国变革时代人们对不确定因素的焦虑

    B. 表达了报社同仁对新民国寄予的期望

    C. 对革命首义精神的褒扬

    D. 表明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选举法》以及各种《条例》也相继出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 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C.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一张当年台胞回内地所持的台胞证。新华社在1987年11月4日播发的稿件中记录了台胞证首次签注的场景:“两天来已有100多名在香港中旅社取得赴大陆新的旅行证的台胞,分别从海、陆、空三路经广州分赴各地探亲”。此证此景说明

    A. 九二共识是这一情景的重要推力

    B. 反映了两岸互访的迫切心情

    C. 两岸同属一中已成为双方共识

    D.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古代雅典公民很少直接经商,农业被视为最体面的职业,只有公民才能购买本邦土地,同时法律禁止个人过多兼并土地。这一现象

    A.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

    C. 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

    D. 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

    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

    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论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乔彦丽)目录节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

    根据材料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