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甲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_____。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小刚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丙)。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棉花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①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