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二句歌颂的是一种刚烈的人生,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A(崇高  高尚)气节。中国古代士大夫讲为人处世之道,或以宁死不辱为美德,或以“大丈夫能忍胯下之辱”为可贵,故同样是解读项羽之死,唐代杜牧的《乌江亭》诗就作出了与李清照完全相反的判断,认为顶羽应该过江,“包羞忍耻”,以期“卷土重来”。但是,这两种为人处世原则的道德价值是不一样的。当外敌入侵、烽烟四起、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紧急关头,“包羞忍耻”往往成为B(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者的遮羞布,这时,发扬宁死不辱的刚烈精神就是尤为重要的了。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这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杜牧的诗就不免视为强作翻案之语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_______ B:____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九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