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拙诚”赢“百巧”

郝启荣

①“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曰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

②为人,贵在朴讷诚笃。《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 文侯说: “不可。 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 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 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 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③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曰意无是非,赞之如流曰言无可否,应之如响。”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④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曰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机谋”太深、过度“包装”。 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当精神,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

⑤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A 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 “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  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B 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⑥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1.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列举“魏文侯”“齐景公”“汉高祖”事例阐明为人做事应拙诚的道理。

B. 第③段列举了种种“取巧”行为,从反面论证了”坚守拙诚”的重要性。

C. 第④段认为有些人难以坚守拙诚,是因为诚信不足,缺乏实干和担当精神。

D. 这篇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

2.以下事例,更适合放在第⑤段 AB 两处中的哪一处?  请简述理由。

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 ;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修不通,我拿命来换”,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

3.文末提及“要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怎样做“老实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