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诗人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B. 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首词的语言却显得很华丽含蓄,表达了词人对官场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C. 这首词中每种意象都是山林田野寻常可见的,词人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景象,看上去随意下笔,却自然融合成一幅主次分明、远近有致、动静相生、有声有色、情致盎然、意蕴深厚的田园早春图。

D. 此词用词看似平常,而实际上很巧妙。一个“破”字写出了桑叶在春风中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有动态感,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鸣”字虽是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的悠闲神态。

E. 古人用“斜日”“寒林”“暮鸦”这类冷色调的意象构成一片萧条肃杀的景象,而作者在这样的画面中加了一个动词“点”——“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就使这种萧条肃杀的氛围更加浓重。

2.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并简析其作用。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