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老师说:“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除外,因为K、Ca、Na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对这个问题,课外小组的同学很感兴趣,展开了金属与水反应的探究。

探究I: 探究钠、镁能否与水反应

分别将等质量的镁条打磨干净投入25oC和100oC的沸水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

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不断跳动,很快收集到一试管气体,金属钠最后消失

有细小气泡,镁条逐渐变灰黑色,10分钟后无明显变化

有较大气泡冒出,镁条逐渐变灰黑。约5分钟后,无明显现象

向烧杯中滴加酚酞,变红

收集约5mL气体,取出试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有尖锐的爆鸣声

发现问题:镁条为什么不能持续冒出气泡。

查阅资料: Mg(OH)2难溶于水;NH4+和HCO3-可以加快Mg与水反应。

探究II:探究NH4+和HCO3-对Mg与水反应是否有促进作用

用探究I与水反应后的Mg条与4种盐溶液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a

b

c

d

盐溶液(浓度相同)

NH4Cl

NaHCO3

NaCl

NH4HCO3

溶液起始pH

5.1

8.3

7

7.8

30min时产生气体体积(mL)

1.5

0.7

<0.1

1.4

气体的主要成分

H2

30min时镁条表面情况

大量固体附着(固体可溶于盐酸)

根据以上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后的液体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2)由探究I推出钠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3)证明镁条能与水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_____。

(4)通过以上探究得出Mg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探究II中能够说明HCO3-对Mg与水反应起促进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

(6)分析探究全过程,得出影响金属与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