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科学的进步是注意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为写作《天工开物》,长期深入田间、作坊……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分别列举两汉、宋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科学成就取得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