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万吨

50.2

103.1

130.4

(1)根据上表从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2)材料二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材料三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材料四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淮河中游平原上的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一间农家小屋里,秘密商讨分田“包干”,签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状”。…

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解说词

(4)材料四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什么?简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5)结合以上材料,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