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树海棠

①院子里平添了三株梅,无意中,竟见枝上还余有小花清新两三。微风中,单薄的花瓣轻颤,令我怜爱恡惜。是的,真是不容易,在这温柔但并不持久的春的舞台上,她还能继续展露她最后那片淡淡的忧伤。瞬间,我有了一丝微微的感动!

②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花,即使喜欢的,也是零星枝头的那种。小艳疏香最娇软!所以我喜白梅,洁净,清新,小朵两三,玲珑枝头,且每一朵都如同澄澈的水滴,令我在雨天也会无端地产生落梅的怀想。所以我喜欢荷,清雅,高洁。一枝一朵,擎天而举,不蔓不枝,独立池中。不争妍,不刻意,不管好与坏,只在属于自己的一段生命里,做一个完整的自己!

③次日中午,在学校门口。我坐在车内,外面的天空飘着小雨,我静静地听着车外雨点儿落在车顶上碎碎的声音,像筛子筛落豆子,很是美好。“好美的花呀,粉色的,红色的……”突然,传来一个嫩嫩的声音,隔着车窗,像来自遥远的地方,却如此生动逼人!

④我猛然想起,这几日学校附近的海棠正开得旺呢,白的粉的红的,每天都这么烈烈地盛放着。可我虽然每天都要经过这些花树,但都不曾好好留意过她们,在我的眼里,她们都不及梅花,哦,不,正确地说,应该是白梅!即使是梅花,也有开得极其泛滥,极其奢靡,极其张扬的,比如红梅。曾经有一度,我甚至分不清梅花与桃花的区别,都一样的红艳,都一样的奔放,都一样的蓬蓬勃勃,都一样的恣肆张扬,哪里可寻得一丝傲气?一味冰洁?也许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骚客附会了梅花太多的意向,使得我对梅花有着一种特别的看法:苍劲的形姿,虬枝横斜,点点花蕊如浓墨点染,团玉娇羞,傲立于冰雪,或血红或净白,遗世而独立。包括香气也要如王安石所言,“为有暗香来”,这种若隐若现的神秘与高洁,已经根植在我心中。

⑤可如今,公园里梅花种得多了,品种也越来越多,从凌寒的早春一直开到万花争艳。俨然丢失了我心中“犹有花枝俏”的孤独,丢失了心中那种“她在丛中笑”的清傲。真的,还不如校门口那一树的海棠来得殷实。

⑥孩子稚嫩的声音飘远了,像花儿娇嫩的花瓣,在微雨中飘落。我心中突然萌生一种念头,好好看看那一树海棠吧。下了车,撑起伞,来到花树边,一树的花儿在微雨中迎风微笑,那么的快乐。那雨滴落在花片的掌心,颤颤地滚动着,像琼玉凝脂,使得本就娇柔的花瓣更加妩媚又怜人了。强风一吹,薄薄的花瓣带着雨露随风离枝,像鸟儿褪换的细羽,飘忽飘忽,在空中和风儿旋转了一会儿,才悠悠然然地落到了碧绿的草坪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猛然念起易安的《如梦令》,此刻,在这一片浓绿的草地上,平铺这一层薄薄的粉色花瓣,如是应诗应景!

⑦原来,即使一直被我小觑的海棠,也有着她独特的美好!这一刻,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而且这种感觉,是那样的浓郁。是为这一地安静、祥和的落花吗?抑或是为刚才那孩子一声生动的欢叫?绝不单单如此。离开花树,走在路上,心中念起《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①。”

【注释】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理。

1.文章题目为“那一树海棠”,为何作者从梅写起?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请用原文的话描述第⑥段加点的“绿肥红瘦”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4.第⑦段中作者说:“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作者因何“感动”,又为何“羞愧”?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