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①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尝得学问的趣味。

②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到目的,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是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③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小时,跑上几个月后,一天不跑,腿便发痒。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的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掌管学问的器官一起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④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到它,便要深入下去。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我保证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⑤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多。所以常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共同研究。我和他常常在一块,便不知不觉地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有了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一大幸福,我想只要你肯找,定会找得出来。

⑥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我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

(有删改)

1.本文标题是“学问之趣味”,论述的论题是什么?

2.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式”,在分论部分,作者围绕论题,提出了哪几点意见?请概括作答。

3.下面这句话可以放在选文第几段的结尾?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如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