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母亲的栗子

高楼大厦,人流熙攘,都市的繁华如春天的绿,漫.溢.着。不远的街边,有家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幽香阵阵。几个女孩子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地买栗子。他想到了母亲。

条件反射似的,看到卖糖炒栗子的小摊,他就会想到母亲。

记不清,已经是多长时间只喝那稀得能照出眼睛的小米粥了,三宝瘦小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个一两岁。因为吃不饱饭,三宝不停地哭闹,母亲只好带他到山上去寻觅食物。山上早已一片荒凉,能吃的早就被人挖走了。忽然,母亲看到地上有一个青色的刺   球,她知道那是何物,激动地冲上前去,拿石头将其砸开,棕色的栗子露了出来。母亲给栗子剥去皮,塞进三宝的小嘴里,三宝觉出了记忆中的“甜”。那是三宝这辈子吃过的最   好吃的栗子。

三宝再见到栗子时,大概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以后,菜市场上有人在叫卖,三宝缠着母亲要栗子吃。母亲攥着刚发到手上的微薄的工资,一咬牙给三宝买了一袋。那一袋栗子,抵得上全家一星期的生活费。

多年寒窗苦读没有白费,三宝以省状元的身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送别的那一天, 当火车的汽笛再一次鸣响,母亲将一袋栗子和一把零钱塞到三宝的手里:“饿了在路上吃, 到北京以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不舍得……”

三宝走后,母亲更努力地做工,赚的钱比原来多了,可她始终舍不得乱花。终于到了栗子飘香的秋天,母亲抱着一只陶罐,到卖栗子的摊上买了满满一罐栗子,藏在地窖里。

腊月二十九,是三宝从北京回来的日子,母亲早早地将栗子在铁锅里热好,抱着罐子在车站等。三宝一下车,她立马将栗子递给他:“冷吧,快吃栗子!我特意给你留的。” 看着三宝满足地吃着栗子,母亲几个月来的辛劳,顿时烟消云散。

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总会在那家菜市场看到一个瘦小的妇女抱着一个罐子买栗子。有时候,卖菜的妇女还会打趣她:“老姐姐,这么舍得买栗子,怎么也不给自己换件新衣裳,把自己吃胖点?”三宝的母亲总是笑着说:“年纪大了,哪还需要花钱啊。   我三儿子在北京,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得省着给他花呢!”

多年之后,一个雪停不下来的日子,正在学校讲课的三宝突然被通知有电话找, 电话那头,是他大哥低沉的声音:“母亲可能快要不行了,你快赶回来吧。”三宝飞奔向   车站,买票上了火车。可是,他依然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母亲走了。

老家的房子空了下来,大哥二哥商量着把房子卖掉,还母亲治病时欠下的债。当兄弟三人打开地窖门,一个熟悉的罐子出现在眼前,里面满满地装着的,竟然是已经发霉的栗子。那是母亲病倒之前买给三宝,留着等他回来吃的。三宝抱着罐子怔了很久很久,   几乎忘记了怎么流泪。

如今,再也不用省下一星期的伙食费去买栗子了,秋日的大街上,卖栗子的摊点随处可见。那天,三宝与大哥漫步在街上,看到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妇女,大哥突然说:“你知道吗?别看妈买了大半辈子栗子,可从来没尝过栗子是什么味儿呢!”

三宝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眼前一片迷蒙。

(选自《光明日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怎样理解第(1)段“高楼大厦,人流熙攘,都市的繁华如春天的绿,漫溢着”中加粗词请说说它的含义和作用。

3.文章第(3)段是怎样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4.文章第(11)段中“你知道吗?别看妈买了大半辈子栗子,可从来没尝过栗子是什么味儿呢”引起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80-100 字)

80

100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