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母亲的花儿

叶骑

她小的时候爱花。

傍晚吃过晚饭,她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母亲取来剪刀,把几张彩纸按照既定的样式叠好,然后双手轻巧地游走几下,几朵标致的花儿就盛开在了母亲的指尖。

写完作业,她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将这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围着一个字,一圈圈地铺开,在她的眼中这些花儿是美丽的,代表着欢乐、幸福,尽管中间的这个字她并不认得。

早上,她看见同学从自家的店门路过,高兴地跑出去叫他的名字,说:“看,这是我家的花儿。”同学说:“嗯,真漂亮。”说完,他的妈妈低下身,轻声对他说了些什么,从这以后,这个同学再也没有从她的门前路过。

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些异样:到她家买花的人,脸上总是阴沉沉的,看不见一丁点笑容,这让她觉得很奇怪,难道这些花儿不漂亮吗?

终于有一回,一个顾客买了花,她借口说出去玩,悄悄跟着,想看他拿花去干什么。她来到一个“热闹”的地方,有人打锣,有人吹唢呐,她怔怔地看着。突然,几个头戴白纱的人,重重跪倒在地上,人群发出的哭声呼天抢地.像一把刀子,肆意地闯进每一条巷道

她愣在墙角,稚嫩的身子瑟瑟发抖。

她开始懂得,母亲剪出的花儿,并不像她想的那样美丽动人。

后来,她从书上明白了什么是生老病死,什么是婚丧嫁娶。老师在课堂上说,劳动不分贵贱,她听着,两个小拳头攥得紧紧的,脸色却那么苍白。

母亲心思细腻,隐隐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她想跟孩子谈谈,但需要一个契机。那天晚上,母亲酝酿了许久,无意间,她瞥见女儿在课本上,把上面的“劳动不分贵贱”六个字重重地画上一道道横线,那笔迹足以穿透纸背,母亲再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大学毕业后,她去了沿海一座城市工作,离家万里。跟大学时一样,她很少跟家里联系。有时候,她问自己,为什么不给母亲打个电话呢?她打不开那道早已荒芜的门。

那天,她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女孩,与小时的自己差不多模样。在路边努力清扫一堆落叶。

她有些好奇,走过去,问:“小朋友,你妈妈去哪儿了呢?

小女孩抬起头,揩了下汗水,说:“妈妈病了,我替她扫一天。”

说完,小女孩踉踉跄跄地继续挥起一把比自己身子还高的扫帚。

她一阵晕眩,强撑着在路边的石椅上坐下。风雨嘶号的夜里,春咳声声的黎明,她是否也曾想过,替母亲前出几朵漂亮别致的花儿?

不久,母亲病重,她急忙赶回老家。病房里,母亲拉着她们手,说:“孩子,只要你这辈子幸福,我这一生也是值得的,别看轻了妈。”

几十年前母亲想对她说的话,如今,已只剩一句祈求般的说明。

半年后,母亲走了。

临别前的那个晚上,她走进母亲的房间,拿出剪刀、蔑线,循着记忆中那依稀的模样,搭起骨架,铺开彩纸……她知道,母亲生命中剪出的那些花儿,高贵得令人愧疚

1.文中的“她”对“母亲的花儿”的评价经历了一些变化,试从文中摘录关键语句,填写下表。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

3.请你谈谈对结尾段画线句中“高贵”和“愧疚”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