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社鼠:藏身于士地庙内的老鼠。社,社庙,俗称土地庙。②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③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④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

(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4)王之蔽甚矣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在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①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②_____;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③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④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白了“治国何患”。

九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