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快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白:“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B.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C.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D.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2.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寇准之             奇:认为……奇异

B.出应天府               知:主持、掌管

C.曹利用恶曾已上,尝怏怏不悦   班:排列、位次

D.太后大怒,曾为之          解:排除,消除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侧面表现王曾的才华和为政才能的一项是

①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

②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③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

④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

⑤仲淹服其言。

⑥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