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追逐古典的夕阳

丁帆

当20世纪即将成为古典时,我们遥望漫漫的21世纪现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丝历史的苍凉,亦触摸到了逝去的旧文化美学的哀婉之情。

我总是喜欢和自己心灵最契合的朋友寻觅这古城里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照耀在寺庙旁那座斑驳陆离的木结构的茶肆上,一杯清茶,二人对坐,海阔天空,江山社稷。一缕缕秋风吹上了你的心头,人与自然都沉浸在了无尘烦恼的古意之中。

这是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所在吗?不!它常常出现于我刻意追求的生活中,也经常成为我亦真亦幻梦境中的生存方式。这是否是“伪浪漫派”的作风呢?这是否是“文化保守主义”遗老遗少的矫揉造作呢?

我唯有用心灵作答。

全球性的现化文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空,同时,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大自然的破坏为牺牲代价,以人的洁净灵魂作祭祀的供品的话,那么,在两种文化的抉择中,我们更向往古典的、自然的文化与人性。

怀旧,作为现化文明的悖反,它往往是以一个贬义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乡土小说作家也曾说过“回忆是有毒的”的箴言(不管他是用讽口吻陈述,还是发自肺腑之言),但我仍然以为怀旧作为一种文化回眸的生存观念和方式的追觅,自然是人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

近几年来,我去过苏州的周庄、同里,每每都是被拥塞的人群簇拥鞭策着游走,人们似乎不是来寻找一块寂静的古典文化氛围浓厚的净地,而是为“到此一游”而走动着,这与逛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古典的人文景观似乎永远不再,而你想亲近一下大自然,恐怕也会感到失望了。黄山近年来是整洁干净了,很有点一尘不染的清洁味道。然而,过于整洁的黄山到处都露出了它的人工斧凿之痕,昔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一把扫帚、一根铁针扫荡得干干净净。张家界、九寨沟可谓天赐之自然造化,但据撑船的船家告之,那里的人工污染足以使它们在21世纪内消失在中国的版图上!

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负效应,人在物的面前变得畸形猥琐,自然在物质面前也失却了昔日的风采。

所有这些,我们只能靠回忆、靠梦境、靠文学创作来再造。这“白日梦”是人类的幸还是不幸呢?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喜庆还是悲哀呢?

当我咀嚼昔日文化的神韵时,当我拥抱亲吻大自然泥土的芳香时,我才能真正体味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应剔除的文化危机。

我居住的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城里,我十分喜欢沿着那充满着古意沧桑的城墙漫步;我也十二分愉悦地流连于中山植物园,感谢苍天造化,给南京留下了这一片宁静而典雅的自然去处,在人迹罕至群山环抱的苍翠之间,你尽可以在空山鸟语的热带雨林中谛听天籁之音,那几万种植物将你包围在大自然的清新之中,让你切切实实感到远离红尘,渐进自然的妙处。除此之外,中山陵一代的陵墓文化也让你领略着“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蕴,亦足以勾起你对千古历史的遐想,只要你肯走近它。

现代文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倾诉孤独,恐怕是当下文明病中最好的疗救的方式,但要找到医治灵魂创痛的医生是很难很难的。

我们只能去寻找能够沟通心灵的挚友。正像尤利西斯小说中那个同在一个城市同住一个房间同睡一张床的夫妻相互都是陌生的一样,朋友也是很难寻觅的,仿佛“他人即地狱”的陷阱无处不在。

然而,我还是要寻觅,找到他以后,我们一起坐在世纪末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下,去品尝这充满着古典人文景观的城堞,去体味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清新芬芳。

1.阅读全文,说明作者为何以“追逐古典的夕阳”为题?

2.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哪些创痛?请作简要概括。

3.综观全文,作者将“我唯有用心灵作答”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怀旧”是抚慰人类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一位乡土小说家说“回忆是有毒的”,那么,你对“怀旧”持什么态度?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