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格尼的《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马兰店人遇到不合群的,会概括成一个字:特。这个字放在明处,基本是玩笑话,意思是和常人两样,无谓好坏。但是,出现在背地里,就不大好。说那人很特,包含着反感、不讨人喜欢。

②田万方家就很特。早些年,人们没发现田万方家很特。田万方一家人都喜欢笑,小眼睛一眯,嘿嘿两声,龇出一排小尖牙。样子狡诈了些,人却憨实耿直,乐于助人。那时,龙老三家还没儿女,眼看年纪往上长,非亲非故的,田万方倒急得睡不好,常去寻些偏方,不是挖蚯蚓就是抓蚂蚁,泡了酒给龙老三喝。龙老三四十多岁得了双胞胎,田万方乐得像撒欢的耗子,看起来倒像他家生了双胞胎。屯里不管谁家有啥难事,田万方都是这样热心,平时也不招谁惹谁,遇见两家互不待见的,田万方就两头劝。那时,人们还没意识到田万方一家人整体很特,他们是多么喜爱田万方那黑不溜秋的一家人啊!

③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屯里的壮年男女开始往外走,他们看够了低眉顺眼的土坯房和一声不吭的漫天繁星,去那满眼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地方,赚钱,生活。

④田万方家的儿子媳妇没走,一直没走。人们问田全有为啥不出去,田全有说:“种地就好好种地,地里啥都有。对劲儿!”

⑤起先谁也没在意,出不出去是人家自家的事,别人管不着也碍不着谁。屯里年老的人只是在老天爷用冰雹、山洪、烈日、狂风把庄稼毁了的时候奉劝田万方:“让你儿子出去吧,外面好找活,好赚钱。”田万方挺起枯瘦的脊梁嘿嘿两声笑,露出两排小尖牙:“要不是因为钱能换拖拉机换衣服换电,我不种那么多地,种够口粮完事。不出去。”又一个灾年之后,大伙又劝田万方让儿子出去,再不出去找点活,裤子都穿不上了。田万方望望天,看看地,俯身抓把黑土揉捏半晌,又慢慢起身把花白的头发挠了很久。“不出去!对劲儿!”田万方扯扯破旧的衣襟,斩钉截铁地说。

⑥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人们不会意识到田万方家特,心尖上也不会一点点生出矛头来。田地到外面玩,不是手里的豆包被抢了,就是裤腰上别着的木头枪给折断了。田地哭,回家拱到爹妈怀里蹭上一会就好了。这让那帮爹妈不在身边的孩子心里尤其气恼,回家朝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爹要妈,把老头老太太要得直抹泪。

⑦他们开始设法怂恿田全有出去,说不通田万方和田全有,就找老田太太说。老田太太不管事,他们又让外面回来团圆的人给田家媳妇说,把外面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还用外面寄回来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馋田地,让田地找爹妈要。哪知田万方一家人穿连档裤的,就是不为所动。田地有时爬到田全有肩上,像个小巨人出现在孩子们中间,惹得那些孩子回家闹腾。人们怨气也就上来了,背地里少不了议论。

⑧“那家人特,不是一般的特。看他家起那些名吧,田万方,田全有,田地,越叫越没边。简直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掉田字格里出不来,一辈子和土坷垃打交道,没出息的货。”

⑨田万方一家人明显感觉到人们对他们的排斥怨忿,使人们牙根痒痒的是这家人即使撞见大伙议论,也仍然是那副样子,小眼睛一眯,嘿嘿两声,龇出一排小尖牙。让人有怨气也找不到正地方发。有时老田太太和田家媳妇手挽手出现在傍晚话家常的人群中,田家媳妇时不时给婆婆揉揉肩捶捶背,更让屯里的老太太们心生嫉妒,气得呸呸直吐唾沫。“这年头装腔作势的人总是有,碍手碍脚碍眼睛。”老田太太和田家媳妇像听不懂一样,双眼带笑,黝黑的猪腰子脸凹成深槽,把黄灿灿的夕阳盛得满满的。

⑩“这家人,不是一般的特!”人们说。

(节选自《啃春》,有改动)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万方一家人“特”的具体表现。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谈谈你对第③段中加点词“低眉顺眼”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人物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如“一辈子和土坷垃打交道,没出息的货”“种地就好好种地,地里啥都有。对劲儿!”等。

B. 小说中描写田万方一家人的外貌,“黑不溜秋”“猪腰子脸”,实则反衬其情怀之高尚。

C. 第②⑤⑨段多次写出田万方“嘿嘿一笑,龇(露)出一排小尖牙”,写出田万方不为众人劝说所动,表现出他性格执拗。

D. 第⑨段中写“老田太太和田家媳妇手挽手,田家媳妇时不时给婆婆揉揉肩捶捶背”主要是为了表现田家媳妇体贴、孝顺。

4.比较第⑨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试分析写法上的相同点与用意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鲁迅《孔乙己》)

写法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