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红岩》选段(有删改),完成后面小题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

许多战友早挤到孙明霞身边。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孙明霞急切地用耳语般的声音念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惊喜的人们,低声欢呼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片欢乐的低呼,像股热流,汹涌澎湃,激荡着牢房,黑暗中,闪烁着一片晶亮的眼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啊,五星红旗!”“江姐!我们也有一面红旗呀!把它做成五星红旗。”这面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是一位不知名的同志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的。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江姐说:“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对,就这么绣。”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江姐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她激动而又冷静。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

“江姐!”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同志们希望你来宣布胜利的到来,也请你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江姐双手接过红旗,迎风一抖,五颗晶亮的金星,立刻随着红旗飞舞。她的声音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

“梆梆梆……”急促的梆声惊扰着魔窟中的黎明,在浓雾弥漫的深山野谷中四面回响。接着,是一阵阵急驶的汽车狂鸣。那飞快旋转的车轮,像碾在每个人心上。“要提人?”黑牢中传来一声惊问。“江雪琴!李青竹!收拾行李,马上转移。”特务喊道。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江姐放下梳子,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又弯下身去,拭擦鞋上的灰尘。女室里一个年轻的同志,抑制不住,倒在铺位上痛哭起来。“不要用泪眼告别……”江姐转身扶起哭泣的战友。李青竹点头微笑着,仰起头来,拖着断腿,迎向江姐。她们并肩走向牢门。

“同志们,再见!”“江姐!李……”人们向江姐她们扑了过去。江姐再一次告别了战友,转身跨出牢门,她扶着倔强地移动断腿的战友,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1.通读选文,简要概述选文的主要情节。

2.结合下文,简述选文开头“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的表达作用。

3.具体分析选文画线部分突出了江姐怎样的性格特征。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