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因陈取渤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諲撰[注]穷蹙,请降。寻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上谕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太祖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倍号泣而出。遂如仪坤州。

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于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

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注] 大諲撰:皇帝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既立,见疑           见:通“现”,呈现

B.大諲撰穷蹙,请降         穷:走投无路

C.是为太宗                 为:担任

D.又置卫士阴伺动静         伺:守候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义宗倍“有远见卓识”和“受太祖器重”的一组是(    )

         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A.                                 B.

以倍为人皇王主之                    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

         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              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

C.                                 D.

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            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询问应当先祭祀谁时,义宗倍的观点和大臣截然不同,他认为孔子是受万世尊重的圣人,应该先祭祀孔子。

B.攻下扶余城以后,太祖接受了义宗倍的建议,并任命义宗倍和大元帅德光为先锋,包围了忽汗城,迫使大諲撰投降。

C.义宗倍本是皇太子,但他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与群臣一起向太后请求,让德光继承了皇位。

D.太宗登基之后,把义宗倍迁到南京居住,并且迁走了那里的百姓,又安置了卫士“阴伺动静”,这是义宗倍远投国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

(2)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

高一语文文言文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