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读下文,解答第13—18小题(16分)。

母   鸡(16分)

                    作者:老舍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⑧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⑨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2. “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3.文章第⑥段中,“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这样写用意何在?(3分)
4.结合修辞知识赏析句子表达效果。(3分)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5.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本文结构都非常清晰。《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B.文末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畏惧。

C.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写法,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

D.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6.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