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不存,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常在于险远

A.死生亦矣                B.鱼虾而友麋鹿        

C.顺流而也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孰能讥之乎?             ②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凌万顷茫然。            ②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C.①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②倚歌和之。

D.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②亦足畅叙幽情。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A.以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今安在哉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