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卖牛

佛刘

①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劝说,父亲终于答应把那头老黄牛卖掉。

②父亲一直没有笑脸,他的眉头紧皱着,看得出,他对自己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很痛快。

③这几天,他每天筛草喂牛,对牛照顾得比以前更周到了,偶尔我会看见他一个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老黄牛默默地出神。

④说实话,我从心眼里舍不得卖这头老黄牛。自从分田到户,它替代了最初的那头老驴,有十多个年头了。不仅父亲对它感情深,大家都认为它是这个家庭的功臣。但自从我们兄妹三人相继离开农村以后,本来属于我们的土地被大队上分给了别人,老黄牛的作用就日渐小了。记得第一次我们劝父亲把老黄牛卖掉的时候,父亲一度认为我们忘恩负义。的确,在我们上学的那些年里,父亲和他的老黄牛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没有老黄牛,我们的学业可能就无法完成。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在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它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父亲拒绝了我们的建议,他说没有老黄牛,日子将变得没有味道。我们不想和父亲争辩,在劝说无效之后,主动放弃了。在春秋农忙时节,父亲一个人赶着老黄牛去耕作他那仅有的两亩地。

⑤第二次劝说父亲卖牛是因为村庄里有一个老汉被牛顶伤了,面对着日益老迈的父亲,我们的心也不由得提了上来。父亲对我们的建议采取冷漠的态度,他说,老汉被牛顶伤只是一个偶然的事情,没有牛,人就能安全吗?不在这个的。父亲牵着他的牛在我们面前走过,那亲密的样子仿佛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⑥第三次劝说父亲卖牛是因为母亲生病住进了城里的医院。母亲出院后,按我们的要求留在了城里。母亲劝父亲也搬进城里住,可是父亲恋着他的土地他的老牛,一直没有答应下来,使得母亲两头牵挂,日久就和父亲冷战起来。

⑦在三次劝说失败之后,我们已经失望了。我知道,有些事情永远都是你无法改变的。如果不是这次事出有因,我想,父亲会一直留着他的老黄牛。

⑧卖牛的日子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那天早晨,父亲起得很早,一直在和他的老黄牛做最后的告别。在这之前,他否定了我们让商贩来家里牵牛的建议,而非要牵去牛市卖。他一直坚持老黄牛还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我们看着那和父亲一样尽显暮色的老牛,只好默认了父亲的固执。

⑨牛卖得很顺利,价也高出了父亲的想象,这一点可以从父亲的神情上看出来。父亲说,我说它还有价值吧,你们还不信,怎么样?看着得意的父亲,我默然。其实,这只是我的一个小花招儿。我托了一个熟人以高价买下那头牛,只是想让牛卖得顺利一些,父亲知道什么啊,除了老黄牛和他的一亩三分地,他对世事的了解只能算个小儿科。

⑩牛被牵走的时候,父亲的目光一直都是留恋的。从他的目光里,我还是有了一丝丝的不忍和感动。

⑪回去的路上,父亲一直没有说话,他的目光有些散漫地给了路边那些正在成长着的庄稼。也许他知道,他离那些庄稼已经越来越远了。

⑫路过父亲那两亩地的时候,他忽然停住了脚步,指着田地中正在忙碌着的挖掘机对我说,那是你们公司的吧?看着父亲征询的目光,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的确,眼前的这片土地已经被我们公司买断了,不久,这里就将竖起一座现代化的工厂。这一切,我从没有对父亲提起过。

⑬父亲转过头说,你说牛没了以后,后面紧跟着的会是什么呢?

⑭我张张嘴,刚要说,却被父亲打断了。

⑮我告诉你吧,父亲叹口气说,下一步就是村庄。等村庄没了的时候,我们也该消失了。父亲仰起头,在他的头顶上,瓦蓝瓦蓝的天空,似乎有什么要滴下来。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以“卖牛”为标题的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偶尔我会看见他一个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老黄牛默默地出神。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⑪段中加点词。

回去的路上,父亲一直没有说话,他的目光有些散漫地给了路边那些正在成长着的庄稼。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