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

麦子

母亲今年60多岁,这些年胖起来了。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

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 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跟我吐槽,“妈妈,姥姥真土。”

我见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乌黑的长辫子、闪亮的大眼睛、唇红齿白、衣着时尚,一点儿都不土。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偶有闲暇总是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但是母亲却像个被故乡囚禁的犯人,一日日苍老下去。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看到我失望,她还不忘安慰说:“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

有一次带孩子旅行,见到同行的朋友竟然带着年迈的父母,我无比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啊,还能说动他们,我爸妈死活不来。”她欲言又止,随后才偷偷告诉我:“全天下的父母啊都是怕给孩子增加负担。这次肯来,是因为我说老年人免费,这才给哄来的。”

瞬间,我心有所动。

那年5月,我便有预谋地把母亲接到家中小住。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母亲节快到了嘛,人家搞活动呢。你不去我让别人去了啊。”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

我揶揄她:“您不是说不爱旅行吗?”母亲羞涩地笑了。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带着母亲旅行。到哪里,她都紧紧牵着我的手,我也第一次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的衣食住行,看着她第一次坐飞机的忐忑不安,看她痴迷地看海,看她欢笑着赤脚走在沙滩上,看她吃着那些普通的团餐还赞不绝口,心里欢喜雀跃。

最后一晚,临睡前,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从小我就想看看大海,一晃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个闺女好啊,替妈把这梦给圆了。”

我鼻子一酸,我其实早就应该想各种办法带她出来看看。

还没等再次出发,她却病倒了。病榻之上,我鼓励她说:“您不是还想去草原吗,还想看看长城,看看毛主席的遗像吗?我刚成为上次那个旅行社的VIP会员,能参加很多优惠活动,只要好起来,咱们年年都能去旅游。”

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

看我边听边哭成泪人,母亲的眼眶也红了,用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手:“别替妈打算了。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的眼就是妈的眼,你看到了,妈也就看到了。”

我反将那只苍老粗糙的手紧紧握在手里,流着泪倔强地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不,我看到了跟您看到了也不一样。世界这么大,我看到了,也想带您去看看。”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花。

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