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完成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兩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祧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

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祧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⑤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數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⑦一曰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一、三、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时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下列对“对联”和“春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联又称作楹联或对子,是一种习俗,这一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对联可以按多种方式来分类,它既可按应用类型来分类,也可以按字数来分类,还可以按表现形式来分类。

C.春联又名“桃符”,古书中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联。

D.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之一,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既要使对联习俗在华人中传承、流播,也要让它在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传承、流播。

2.下列对“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是对联的源头,但是早期的对仗或偶句,例如“普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还不能说是对联。

B.唐人王勃所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号称“千古绝唱”的经典名联。

C.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D.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春联的样子就和现代没有多大区别了;清代,对联更加兴盛;直到现在,对联仍随处可见,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3.下列对“对联的形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联形式多样,不仅有春联,还有喜联、寿联、行业联等多种形式。

B.对联创作需遵循平仄规律,每一个字在平仄上都必须严格相合。

C.对联除为达到某种特定效果而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D.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必须相互衔接,而不能重复。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