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        

(2)三省吾身

(3)四十而不惑  

(4)不堪其忧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三军可/夺帅也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奔波的,不好的条件,也能乐在其中。我们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概括这种精神品质。

5.归纳选文①—⑥段阐述的主要观点。

七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