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①,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②,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③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理:练习,温习。②坎壈(kǎn lǎn):困顿,不顺利。③荀卿:与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皆为人名。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世 人 婚 冠 未 学 便 称 迟 暮 因 循 面 墙 亦 为 愚 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老而弥笃  笃:________________

(2)曾子七十乃学  乃:________________

(3)名闻天下  闻:________________

(4)始来游学,犹为硕儒  硕: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4.读完这篇文章后,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